劉曉陽
【摘?要】目的:通過制定出一個準確、實用、科學的消化內科護理人員職業素養能力指標體系,為今后進行消化內科護理質量考核評測工作提供參考借鑒依據。方法:通過專家采訪法以及文獻資料收集法,初步建立出消化內科護理質量衡量體系,并起草設計專家函詢調查問卷。在大數據背景之下,運用計算機手段將含有函詢調查卷的郵件發送至專家郵箱內,在收到首輪函詢調查問卷后,根據專家所標注的修改意見進行部分內容的修改或是剔除,再經歷了第二輪調查問卷之后,對相關數據行細致化的分析統計處理,最后敲定出完善可行的消化內科護理人員職業素養能力敏感指標評價體系。結果:在以上兩輪函詢調查當中,調查問卷的有效收回率分別達到93.1%、99%,專家認可度也超過了90%,成功建立了24項消化內科護士職業素養能力敏感性指標評價體系。結論:建立出一套完善的消化內科護士職業素養能力敏感性指標評價體系將存在極強的可依性以及科學性,為今后相關工作人員工作研究提供堅實、客觀的依據。
【關鍵詞】消化內科;醫護人員;職業素養能力;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R96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2-0077-02
護理質量作為整個醫院質量管理關鍵的構成部分之一,護理質量水平評測更是作為護理質量管理其中核心關鍵。近些年來,隨著世界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消化內鏡技術也隨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病患的情況不同,手術準備較為繁瑣多樣,導致了其在實際應用當中存在著不少的安全隱患。在本文的研究過程當中不單單引用到了國內外優質的參考文獻還通過引用專家函詢法來建立一套操作性高、量化的消化內科護士職業素養能力敏感性指標,給未來消化內科護理工作奠定基礎。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本文的研究從北京、河南、遼寧、上海、廣東、河北6個省份中15所三甲醫院中選出40名擁有多年臨床消化護理經驗的專家,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依照自愿性、權威性以及代表性相互結合的理念,在選定專家前首先要保證:
(1)在消化內科領域取得到一定的學術成果
(2)中級職稱及以上
(3)從事護理、消護工齡超過10年
(4)對本次研究內容具有較高的興趣
(5)能持續到本次研究結束,并在其研究過程中做到答疑解惑
1.2 方法
1.2.1 成立課題小組 本課題的研究小組成員均由從事多年消化內科領域的專業護理人員,共15名。其中主任2名、副主任4名,骨干護士4名,副主任醫師2名,研究生及以上學歷3名,課題小組的主要工作時對函詢調查問卷進行詳細的制定,并選擇合適的函詢專家,將所得到的函詢結果采取進一步的統計整理分析。
1.2.2 文獻檢索策略應用 通過使用檢索網站對有關衡量消化內科護理質量的參考文獻進行收集并分類,所使用到的網站包括: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維普、中國知網、萬方、EBSCO、Elsevier、Pubmed、Ovid、Cochrane、CINAHL等。在檢索前首先需確定關鍵詞,中文檢索關鍵詞:消化內科護理、職業素養能力、質量指標。英文檢索關鍵詞:quality indicators、quality assessment、quality improvement、Digestive Department care。在選取參考文獻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剔除掉會議、職稱評選、信件通知等其他c級文獻。經過檢索后共得到935篇文獻,通過刪減重復文獻后,最終得到有效文獻45篇。提供質量較高的參考文獻可以幫助課題小組更順利開展消化內科護理人員職業素養能力指標體系大綱以及函詢調查問卷,為德爾菲專家咨詢法的開展進行奠定基礎。
1.3統計學方法 將所得到函詢數據應用至Excel 2007當中并建立一個完整的數據庫,在此之后使用SPSS19.0開展后續的統計學分析工作。所得出的數據資料均使用百分比以及人數的形式所表現,描述性分析采取標準差、認可度、變異系數、均數等體現,專家關注希望通過函詢專家對調查問卷有效反饋率所體現出來,專家權威采取專家判斷依據以及熟悉程度的平均值所表達,專家看法一致程度采取變異系數展現。
2 討論
2.1 專家函詢結果的可靠性 Reid曾表明在進行一項研究分析過程中專家人數應當保持在20-50人,因此本文研究專家均來源于我國6個省份當中的15所三甲醫院,并在其中選出40名擁有多年臨床消化護理經驗的專家,專家對于本次研究內容而言擁有著更多臨床實踐經驗以及穩固的理論基礎。本文上訴所得出的結論均來自本專業領域的40名專家人士,在第二輪函詢研究過程當中專家權威系數分別為0.866及0.857。此數據證明函詢專家存在著較高的權威意義,有研究證實有效收回率保持在65%為良,75%為優秀。本文研究的有效收回率均保持為93.1%和99%,證實了函詢專家密切關注此文的研究。
2.2 消化內科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具有較高科學性和可行性 通過上述研究分析的數據結果可以得知,函詢專家存在著極強的權威性以及良好的代表性,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相對而言富有一定的真實性、科學性。在經過第二輪函詢后通過結果可以了解到,所有指標的三個維度全處于4.32-4.68分,專家的認可同處于90%以上,專家們意見保持著較高的統一性,代表著建設消化內科護士職業素養能力指標體系存在著較好的可行價值以及科學價值。
2.3 消化內科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體系內涵及意義 邢雙雙等人士為了更好的了解敏感指標監測,收集了大量的文獻綜述,并結合當下護理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關改進建議,實現對多項安全隱患管理水平的把控,完善現有的護理服務工作指標,突出強調了消化內科護理的要點,為今后對護理人員職業能力素養水平評級提供參考,存在一定的臨床依據價值。
參考文獻
[1] 熊宇,張瑩,胡靈芝,謝進芝,胡德英.消化內科護士對基于Watson關懷理論之護理人文關懷認知的現狀調查[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8,31(11):1431-1437.
[2] 楊會,范清,謝丹紅,趙紅莉,汪永華,思嬌嬌.消化內科護理質量敏感性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報,2018,25(15):13-17.
[3] 余曉帆. 長春市消化內鏡室護士職業防護知信行的現狀調查與研究[D].吉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