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愛娟
【摘?要】文章分別從加強健康教育、及時控制傳染源、加強大數據信息共享、改善環境衛生、控制流動人口因素、做好基層醫療機構的傳染病防控工作等方面,探究基層社區控制傳染病的措施。
【關鍵詞】基層社區;傳染病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2-0079-02
1 引言
傳染病防治是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一項重點工作,特別是近幾年來,新發傳染病增多,給人們的健康及生活帶來嚴重威脅。對于基層社區來說,因為人群比較聚集,流動性大,防控措施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發生傳染病蔓延的風險增加,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很多都是在社區中曾聚集性出現,所以基層社區需要進一步加強傳染性疾病控制工作的開展,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傳染病在社區中的蔓延。
2 加強基層社區健康教育工作
從哲學理論來說,意識決定行為。對于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開展,首先需要提升居民的基本防控意識,認識到傳染病的危害和嚴重性,才能積極配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近期新出現的傳染病基本都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和可靠的疫苗,所以需要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措施;許多新發傳染病的出現模式并不特別清晰,因此開展普及化的健康教育,提升居民的防控意識,是傳染病防控的基本手段。針對廣大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教育,認識到相關傳染病的發生、發展、特點及防范要點,建立“積極防范”的健康意識,掌握傳染病預防知識和基本技能,增強應對突發傳染病疫情的心理承受力?;鶎由鐓^可以通過宣傳欄、宣傳單、宣傳手冊、電視廣播、宣傳畫、咨詢臺、網站、微信公眾號、微視頻、抖音、快手等多種適宜性的途徑,利用文字、圖片、視頻、動畫、板報等形式,進行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宣傳,使居民建立科學的預防觀念,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增強防控的參與意識,防止傳染病的發生與蔓延。
3 及時控制傳染源
對于傳染病的發生,傳染源是十分關鍵的因素,關系著疾病的傳播和蔓延。所以進行傳染病控制,從源頭上需要及時發現傳染源、控制傳染源?;鶎拥纳鐓^衛生服務機構是發現傳染源的最前沿,負責傳染病的發現、診斷、報告、管理等。對于傳染病,基層社區醫療機構需要及時掌握第一手疫情相關資料,及時確定傳染源,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與追蹤;對患者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和早治療;對于疑似病例需要及時隔離觀察,做出明確診斷與規范處置;對于確診患者,需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和密切接觸者的追蹤排查,防止疫情蔓延。
4 加強大數據信息共享
對于傳染病的防控,大數據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是當前十分重要的一環。因為現在交通發達傳染病的傳播沒有地域限制,在地區之間加強信息交流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實施傳染病的防控措施。包括疫情發生情況、預防控制措施、最新進展等多方面內容都需要實現一定范圍內的信息互通交流與共享,才可以高效提高區域或世界范圍內進行傳染病的防控。在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可以看出,有效的大數據信息共享和風險溝通措施,可以增加公眾對于政府和國家的信任度,從而自覺參與疫情的防控,消除疫情發生帶來的恐慌,盡量降低疫情發生帶給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5 改善環境衛生切斷傳播途徑
對于傳染病的發生,環境衛生是一項重要的影響因素,較差的環境衛生會增加傳染病的發生可能,而良好的環境治理可以切斷傳播途徑減少傳染病的發生。所以基層社區要注意改善社區內的環境,對環境進行改造和處理,整頓環境衛生,清理衛生死角,進行徹底消殺,清除生活垃圾,鏟除雜草和雜物等,禁止堆放雜物,注意消滅老鼠、蚊蟲等,減少生活區的積水和死水,這是比較常見的基本衛生措施。另外,還需要注意對環境進行改造,優化整體的綠化環境,種植一些有驅蟲作用的植物,減少可能吸引昆蟲的植物的種植,控制蟲媒類傳染病的傳播。
6 把握流動人口因素
隨著城鎮化建設趨勢的逐漸深入,流動人口的數量越來越多,流動性也更大,而這也是帶來傳染病快速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甚至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流動人口的流動,將病毒攜帶到其他地區,以致出現疫情大流行。因此基層社區要注意加強流動人口的控制,對社區內的人口進行逐一摸底調查,掌握流動人口的基本信息;建立科學系統的人口信息系統,完善疾病監測信息管理系統,建立流動人口模塊,及時追蹤監督。
7 做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傳染病防控工作
一是強化培訓與專業工作。基層社區醫療機構承擔著提供基本醫療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任,要注意加強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培訓,針對相關傳染病的防控措施,進行全員專項培訓與實施,提高醫護人員對于常見傳染病的了解,掌握傳染病防控的基本服務規范與要求,盡早發現傳染源,及時網絡直報;及時規范處置,切斷傳播途徑;做好健康教育與疫苗接種,保護易感人群。特別是重視基層全科醫師與公衛醫師的培訓,提升傳染病的診療與防控水平,強化業務技能的提升,做好應急物資的儲備與應急預案,加強應急培訓與演練,具備隨時應對社區突發傳染病疫情的應急能力。
二是健全院內感染控制組織。基層醫療機構建立專門的院內感染控制部門科室,完善感染控制的組織框架,進一步規范部門科室各位工作人員感染控制的工作內容,并將其工作成效納入績效考核體系中,納入醫療質量安全的考核范圍,以此保障院內感染控制工作的規范開展。
三是規范處置醫療廢物?;鶎俞t療機構要重視各種醫療廢物、污水的處理,嚴格按法律法規規范處置。除了可引進相應的處理設備設施之外,還可以因地制宜地選擇與其他單位部門的合作,將醫療廢物集中運輸到專門的處理場所,實現規范處理。
四是加大經費投入。完善硬件設施,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有規劃地建立符合標準的發熱門診與腸道門診,規范傳染病的預檢分診,嚴格執行“三區兩通道”,增加預檢分診和隔離場地,科學設置流程,建立傳染病應急通道;及時更換醫療設備設施,引進更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有效處理醫療廢物。增加軟件投入,建立暢通科學的信息系統,提高基層社區醫療機構的疫情防控效率,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增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等,留住傳染病防治工作的專業人才。
8 結語
基層社區是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前沿,社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從多方面入手,采取增強社區居民思想意識、及時控制傳染源、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環境整治切斷傳播途徑、做好基層醫療機構的傳染病控制工作等措施,有效落實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黃勇.傳染病在社區的控制措施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67):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