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本篇文章研究的目的是明確神經內科常見疾病,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和治療,從而降低其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研究方法:選取神經內科在2019年收治的120名患者,對其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患者的常見疾病類型。結果:神經內科患者常見的是腦血管疾病,其中腦梗塞占比最大。結論:對于神經內科臨床患者常見疾病分析,可以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對于臨床診療有很大幫助,故而應做好這方面研究。
【關鍵詞】神經內科;臨床患者;常見疾病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2-0111-01
引言:神經內科臨床診療的過程中,如果對常見疾病類型不清楚,就會影響診療的效率和質量。為了改善神經內科診療,及時對病情做出判斷,然后有針對性治療,就要加強對這個科室患者常見疾病分析與研究。本文就是基于這個展開研究和討論,總結常見疾病類型,為后面的診療提供可靠的依據,以確保神經內科臨床診療成果的全面提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分析和研究中選擇了醫院神經內科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患者,共有120名,其中男性患者為70人,女性患者為50人,這些患者的年齡在24—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60.77 ±6.74)歲。
1.2?方法?搜集和整理一年間科室收治的120名患者資料,然后對診療資料進行分析,總結神經內科患者常見疾病。這個過程需要全面分析,除了要針對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展開分析,研究疾病出現的規律,還要結合疾病類型以及診治情況等,掌握疾病常見類型。神經內科患者常見疾病類型判斷,依據的是相關的標準,本次運用的是健康與疾病國際分類標準,結合的是第10版。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有兩種以上疾病,在對這類患者資料分析中需要根據的是第一次診斷結果,從而來確定患病類型[1]。
2?結果
2.1?年齡?120名神經內科患者中,24—40歲患者為20人,所占比例為16.7%;40—60歲患者共有36人,占比為30%;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共計64人,所占比例為53.3%。從這就能看出,年齡越大神經內科患病率越高。
2.2?性別?患病的120人中,男性患者為70人,所占比例為58.3%;女性患者為50人,所占比例為42.7%。
2.3?疾病類型?120名患者中,有9人患有腦出血,52人患有腦梗塞,11人出現TIA,6人有腦血管病后遺癥,7人出現神經感染。患者中重癥肌無力、癲癇、格林巴利癥分別為2人,患有腫瘤的1人,其他疾病共計28人。從疾病類型來看,神經內科常見疾病中,腦梗塞出現率最高,有52人,占比為43.3%,遠高于其他疾病。
2.4?治療結果?神經內科這120名臨床患者中,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完全康復的和治療效果十分理想的,共計有99人,在總病例中所占比例為82.5%;治療中患者疾病沒有改善,或者是有不同程度嚴重的,共計有17人,在總病例中占比為14.2%;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死亡的有4人,在總病歷中占比為3.3%。
3?討論
近年來,我國神經內科疾病發病率高,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上升,嚴重影響了患者正常生活。做好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分析,就能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有助于提高這類疾病診療的效率,還有就是對治療成果提升也有幫助。神經內科與臨床內科是兩個概念,屬于不同的學科,主要針對的是人體神經方面問題,包含的疾病比較多,除了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比如腦梗塞、腦出血等,還有腦部炎性疾病,如常見的腦炎和腦膜炎等。除此之外,神經內科疾病還包括神經痛、周圍神經病、肌無力、癲癇等[2]。患者一旦患上這類疾病,則會受到很大影響,病情比較輕的在初期得到準確診斷,并配合科學的治療方案,以及患者平時的合理鍛煉,就能完全恢復,各個方面機能和患病前無差別;病情嚴重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延誤病情,則導致患者死亡和留下后遺癥,即使經過良好的臨床治療后,有些依然會出現后遺癥,常見的癥狀有癱瘓,還有就是全身麻木。一旦患上神經內科疾病,患者身心會遭受折磨,給生活工作帶來不便,同時還會加重家庭與社會負擔,所以做好這類疾病預防和治療非常重要。
研究神經內科患者常見疾病類型,對于臨床診斷和治療有好處,可以提供可靠依據,所以本次研究對醫院在一年內收治的120名患者進行分析,通過對患者年齡、性別、患病類型、治療情況等分析與研究,為有效開展臨床診療提供依據。經過分析發現,患者中年齡在60歲以上的,更容易出現神經內科疾病。這是因為中老年身體機能下降,有些本身體質就不好,加之人口結構老齡化,從而使老年群體患有這類疾病概率增加。從性別上看,男性患者患有神經內科疾病人數要多于女性,這與生活習慣有一定的關系。相較于女性,男性來自各個方面壓力更大,長期精神緊張,會使得神經內科疾病發病率提升。另外,男性中有很多人抽煙和喝酒,這可能也是導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一個原因。神經內科疾病類型來看,各種疾病都有可能出現,但是其中腦梗塞、TIA、腦出血等發病率高,尤其是腦梗塞,發病率達到43.3%,接近一半,所以要做好這類疾病的預防。患者治療情況看,完全治愈和明顯好轉占比為82.5%,這個比例比較高,病情無變化和加重比例為14.2%,死亡比例比較低,證明整體治療效果比較好。這類疾病治療中必須明確,雖然診療技術和水平在不斷提升,治療結果比較好,但是有些仍然無法治愈,也存在加重情況,所以要結合常見疾病類型以及發病規律,采取預防與治療相結合辦法[3]。
總而言之,神經內科疾病臨床診斷與治療中,需要掌握常見疾病患者在年齡、性別、 類型等方面分布規律,以及診療實際情況等,從而有針對性制定預防與治療措施,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促進神經內科臨床診療成果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衛光. 神經內科臨床患者幾種常見疾病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 2019, 029(031):267-268.
[2] 劉峰. 基層醫院神經內科臨床患者的常見疾病分析[J]. 養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11):33.
[3] 李玉宇. 神經內科臨床患者的常見疾病探討[J]. 中國傷殘醫學, 2015, 000(00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