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華

課前思考:
《6、7用數學》一課是解決問題課?!敖鉀Q問題”教學是新課程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新課程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在新課改理念下如何進行低年級解決問題的教學呢?我們應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轉變備課視角,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步驟與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體會:怎樣理解現實的問題情境、發現要解決的數學問題;怎樣分析問題從而找到解決的方案并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步驟,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為他們今后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打下基礎。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本節課充分體現這一理念,為學生創設“與小動物一起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認真觀察,主動建構知識網絡,獲得數學方法,發展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
目標定位: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大括號“ ? ?”和問號“?”,知道它們表示的意義;能夠正確理解圖意,會選擇正確的方法列式計算。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數學課,我們將和小動物們一起來學習。(課件出示動物王國圖片)
師:在動物王國里,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可愛的小兔子,淘氣的小青蛙,還可以講數學故事,可以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呢!
【設計意圖: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創設了“與小動物一起學習”的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二、看“小兔圖”,學做動作講故事——學習用加法來計算的題目。
(課件出示小兔圖)
師:看著這些小兔,老師能邊做動作邊講故事,你聽:左邊有4只小兔,右邊有2只小兔,合起來一共有6只小兔。
師:誰也能像老師這樣邊做動作邊講故事呀?
學生學著帶動作講故事。
師:在數學上,可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合起來,大家看(課件中“手”閃動,變成“ ”)
師:這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它叫大括號。大括號就像我們的兩只手一樣,把左邊的小兔和右邊的小兔合起來了。
(課件中“ ? ? ”的下面出示“?”)
師:哎,你發現了什么?
生:大括號的底下又多了一個問號。
師:有問號呀咱們就要提個問題,老師就會講帶數學問題的故事,仔細聽,左邊有4只小兔,右邊有2只小兔,一共有幾只小兔?誰能像老師這樣也講一個帶數學問題的故事呀?
師:一共有幾只小兔呀,誰會列算式?
生:4+2=6
師:要知道一共有幾只小兔,就要把左邊的小兔和右邊的小兔合起來,所以用加法來算。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做動作講故事的方法,突出了老師的引導作用。“看著這些小兔,老師能邊做動作邊講故事?!边@是老師第一次講故事,讓學生通過模仿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袄蠋煏v帶數學問題的故事,”這是老師第二次講故事,重點引導學生關注“ ? ? ”和“?”這些數學符號表示的意義?!?/p>
三、看“企鵝圖”,邊做動作邊講故事——鞏固用加法來計算的題目
(課件出示企鵝圖)
師:認真看圖,可以借助講故事的方法,做動作的方法,把這幅圖看懂再列式。
學生邊做動作邊講故事,并指名兩組進行演示。
生:左邊有2只企鵝,右邊有5只企鵝,一共有幾只企鵝?
生:地上有2只企鵝,又跑來了5只企鵝,一共有幾只企鵝?
師:他看圖真仔細,這樣講讓我們的數學故事更生動了。
師:一共有幾只企鵝,怎樣列算式?
生:2+5=7。
【設計意圖:教師逐漸放手,引導學生利用講故事、做動作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并通過老師的評價,豐富學生的語言。】
四、看“青蛙圖”,講故事列算式——學習用減法來計算的題目
(課件出示青蛙圖)
師:淘氣的小青蛙也來了,快看看,一共有幾只青蛙?
生:一共有7只青蛙。
師:你怎么知道有7只?(課件中“7只”閃動)
生:圖中寫著呢。
師:他可真會看圖。大括號的下面寫著7只,就告訴我們一共有7只青蛙。
生:有2只青蛙跳走了。
師:那想一想,看著這幅圖應該怎樣講故事呢?同桌先互相講一講。
(學生自己講故事)
師:是呀,還剩幾只青蛙呢?小問號在這兒呢?。ㄕn件中“?”閃動)誰會列算式?
生:7-2=5。
師:求還剩幾只青蛙,我們就要從一共有的7只中減去跳走的2只,所以要用減法來算。
【設計意圖:這是學生接觸的第一道用減法計算的題目,和前面的小兔圖、小猴圖是不同的?!按罄ㄌ柕南旅鎸懼?只,就告訴我們一共有7只青蛙?!薄靶柼栐谶@兒呢!”都是對學生的一種指向明確的引導。通過讓學生自己試講故事,再全班交流的方式,指導學生學會看圖,正確解決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