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濤
一、兒童肥胖的全球流行及危害
兒童肥胖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流行病。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兒童肥胖都迅速增長。肥胖流行具有全球性和地區性。在全球5~17歲的兒童中,有10%的兒童肥胖。全球60個國家的兒童肥胖有長期發展趨勢。據調查除了俄羅斯和波蘭以外,所有國家的肥胖率都在增加。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中國超重肥胖兒童少年已經達到1200萬人,占到世界“胖孩兒”總數的十三分之一。北京兒童肥胖率10年來上升了5至7倍,上世紀末局部調查資料顯示,0至6歲、6至8歲和11至12歲肥胖率分別是3.4%、15.4%和20.8%。
肥胖給兒童的健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沉重負擔。兒童肥胖與包括高胰島素血癥和高脂血癥在內的代謝和內分泌失調相關。需要注意的是,過去一直認為只有在成人期才有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已經在超重肥胖的兒童少年中出現,并且比例也越來越高,慢性病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突出。超重肥胖兒童少年患高血壓的危險是正常體重兒童少年的3~4倍,且他們的血脂已經出現異常,成年后患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風險也大大增加。肥胖不僅影響兒童少年的正常成長,而且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經濟負擔。減肥是兒童高胰島素血癥、高血脂、高血壓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線治療方案。研究表明,肥胖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和學業表現會產生負面影響。
二 兒童肥胖的原因
兒童肥胖癥一般分為單純性肥胖癥和病理性肥胖癥兩類。現在,兒童肥胖一般都歸因于能量儲存效率方面的遺傳因素、家庭教育的錯誤觀念、室內久坐體力活動減少及熱能攝入過多的共同結果。
1.遺傳因素
單純性肥胖具有遺傳傾向,據研究,遺傳因素對肥胖形成的作用約占40%~80%,肥胖的父母常有肥胖的子女。父母體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的幾率約10%;而父母中1人為肥胖者(特別是母親),子女中有40%的人較胖;父母均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幾率增至70%~80%。
2.家庭教育的錯誤觀念
在發達國家,家庭越是貧困、家長的文化水平越低,兒童肥胖的發生機會越多,而我國的情況恰恰相反。我國許多家長認為,自己小時候吃苦太多,現在條件好了,盡量別讓孩子吃苦,所以除了學習什么都不讓孩子干。家長的飲食結構有誤區,認為大魚大肉、精米白面和營養保健品才能夠讓兒童吸取最好的營養,這種誤解嚴重的導致了兒童青春期膳食結構失衡,營養絮亂,從而導致肥胖。
3.熱能攝入過多
運動越來越少,但每天攝入的熱量卻越來越多。隨著現代食品工業的發展,種類繁多的各類甜點、糖果和零食的大量生產和銷售,以及高熱能的洋快餐的大規模的進駐,都使青少年日常攝入的熱量遠遠高于以往。
4.室內久坐、體力活動減少
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日趨激烈,而這一社會現象也影響到校園中的兒童。據報道稱小學五年級學生,體重不到40公斤,肩上的書包卻接近10公斤。書包太沉,作業過多,運動時間太少,擁擠的校園,玩伴的缺乏等,這些原因都使得兒童缺乏運動的時間和空間。
5.中樞調節因素
正常人體存在中樞能量平衡調節功能,控制體重相對穩定。肥胖患者調節功能失平衡,而致機體攝入過多,超過需求,引起肥胖。
三、兒童肥胖治療措施推薦
1.早期預防至關重要
醫學研究顯示,小兒肥胖的發生與出生體重有關,故減少兒童肥胖的發生應從孕期開始,防止妊娠晚期孕婦營養過剩,以減少巨大兒的出生。
2.改正家庭教育的錯誤觀念,控制兒童飲食,注重飲食調理及行為矯正
肥胖是一種與不良生活行為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孩子和家長切勿操之過急,改變家庭中易產生肥胖的多種因素至關重要。首先應制定家庭飲食調理方案,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進食習慣,食物應多樣化,維生素充足,盡量減少刺激性調味品、高能量食品和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少吃脂肪性食品,適量增加蛋白質飲食,如豆制品、瘦肉等。總而言之,改變家庭中易產生肥胖的多種環境因素對預防兒童肥胖是非常重要的。
3.減少久坐,增加體力活動
以增加體力活動、減少久坐行為為主的學校的干預措施能幫助保持健康體重,但研究表明干預只是在短期內有效,學校環境中能有效減輕兒童體重的干預措施需要具備飲食干預、體力活動干預、家長支持和長時間堅持4個特點,所以家長在這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使兒童養成參加多種體力活動和勞動的習慣,養成每天都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體育運動應根據兒童身體特點,注意安全性、趣味性,并使兒童能持之以恒。肥胖的孩子宜多活動、多鍛煉、多勞動,少睡覺、少看電視、少休息。有助于減肥的運動有游泳、騎自行車、體操、長跑等。運動不僅可使脂肪細胞釋放大量游離脂肪酸,使脂肪細胞的體積變小,還能消耗多余的糖,使其不轉變為脂肪。必須指出,僅僅通過單一的運動方法來減肥是行不通的,因為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可能整天都在運動。如果每天堅持半小時的激烈運動(如跳繩、跑步),而在其他的時候一有空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那也將毫無意義。在運動中家長應身體力行起到表率作用,并督促子女完成訓練方案。
4.心理治療
據了解,兒童對美有自己的理解,也正應了那句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于特別喜歡吃甜食的兒童,可采用“厭惡療法”。家長要反復告訴肥胖的兒童:“吃甜食可以使你的脂肪增厚,使你更加發胖,你會變得既不靈活又難看,會被同學取笑,還容易生病?!币蠛⒆釉谝挥邢氤蕴鹗秤臅r候,馬上想象自己又胖了,更難看了,又有同學取笑你了,多難受……經過反復多次實施,使肥胖的兒童建立起“一見到甜食就會厭惡”的條件反射。
四、結論
兒童期肥胖不但是一個嚴重的健康問題,還會給肥胖兒童帶來心理上的傷害。因此,家長應幫助他們合理有效的控制并減輕體重,使之身心健康。此外,學校群體活動控制模式對于小學生的肥胖控制是有效的。因此,對兒童肥胖的控制,家庭和學校應聯合起來,共同努力,為減少兒童肥胖的發生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其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