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東
一、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背景及基礎建設情況
六枝特區第五中學地處六枝城郊,與中心城區其他直屬學校相比,地理位置偏遠,生源素質不好,教育教學質量存在一定差距。為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發展,近年來學校本著“以信息化建設助推學校教育變革”的理念,打造智慧校園,利用大數據統計實施智慧教育。為適應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學校大力加強智慧校園基礎建設。
利用貴州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國檢的契機,通過政府投入,新配備兩個電腦室、一個電子備課室,一個精品錄播室,裝配了30間“班班通”教室。2017年,學校投入四萬余元對網絡進行升級改造,確保千兆進校,百兆進班。與六枝電信公司合作,引進“翼校通”、電子班牌,實現校園智慧管理;與優學派智慧教育合作,打造智慧課堂,并與省內多家學校聯合,成立優學派智慧學校聯盟;加入六枝教育云平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數據。
二、學校通過各類教育信息化平臺,使用教育統計數據,建設智慧校園建設的主要做法
1.利用電子班牌、“翼校通”平臺,實現校園智慧管理
校園想要真正實現智慧化的管理,在于借助將多元化的業務放在一個平臺當中實現集成化的管理和控制,獲取相應的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計算,從而更好的開展相應的服務工作。
①學校使用“翼校通”平臺實現師生進出校園智能門禁,自動考勤。
②建立學校辦公群,使學校內部辦公便捷、高效,實現教育信息資源的有效采集、分析和應用。
③電子班牌的使用,解決了分層走班的難題。
④通過“翼校通”平臺功能,讓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
2.利用優學派智慧教育平臺、教育云平臺,讓教師實現智慧教學
①使用優學派智慧教育平臺,開啟教師智慧教學。
優學派智慧教育是由智慧教育云、移動學習端組成的,它能夠結合學習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實現因材施教與有教無類的結合。高互動性與趣味性給課堂帶來了新鮮感,讓學生對上課充滿期待,并幫助他們更快速準確地理解、掌握知識。自動批閱系統、學習軌跡和作業任務等功能統計的數據,讓教師能夠精準及時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學情,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讓個性化教學成為現實,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開啟全新的智慧教學。
②成立優學派智慧學校聯盟,實現跨地區同步教學。
通過空中網絡課堂,學生足不出校就可以接受聯盟校內名師的教學,聯盟校的各學科教師可以共同備課、共同教研,實現優質教育數據、資源共享, 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獲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益和社會效益。
③教育云平臺網上閱卷系統數據統計分析,指導教師精準教研、復習與輔導。
教育局組織的月考,在教育云平臺網上閱卷更加便捷,學情分析更加到位。各學科同年級教師就可以根據統計數據開展教研活動,有針對性地探討教學問題,在教學中有的放矢,以學定教,做好備課、復習、輔導工作。
④在優學派平板上推送的作業、試題反饋數據分析,讓教學變得更加個性化。
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作答數據統計每個知識點的班級整體掌握程度,通過學生錯誤率、得分率,找到出現問題的原因。上課時,教師可以重點講解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評判出學生狀態,讓教學變得更加個性化。
⑤信息化教學進入新常態。
利用精品錄播室、教師電子備課室,依托國家教育資源平臺,推進網絡學習空間、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一師一優課”等活動。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廣與普及,形成“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學新常態。
3.通過優學派智慧教育及教育云平臺,實現學生智慧學習
①優學派常態智慧教學,是現代科技與優質教育資源的完美結合,讓學生學習更高效,讓教育更公平。
②搭建優學派空中網絡課堂,讓學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③優學派電子書包,學生學習提供了高效智能的環境。
電子書包使課堂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學習資源、數據更加豐富。大量的教育統計數據讓教學反饋更加及時精確、學生參與面更廣、學習空間更加靈活,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促進了學生自主探索、師生有效互動。
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精準學習。
優學派教育平臺可以直觀展現每位學生的學情和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方便教師進行查看和發現學生的薄弱環節及原因分析。教師可以利用收錄的統計數據,查看學生個體學業詳情及知識點掌握情況,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個體學業詳情,從而實現個性化、針對性的輔導學生學業。
⑤借助微課,學生隨時隨地自我學習。
借助微課的教學手段,打破時間、空間方面因素的約束和影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在學生時間充裕時,或者有不明白、有疑問的時候,可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實現自我學習,提高學習質量。
4.通過“翼校通”校園卡,讓學生感受校園智慧生活
借助電信“翼校通”相應的平臺和技術,學生的校園卡集成多種生活服務功能,實現校園一卡通。學生可把校園卡當作門禁出入卡,也可用作學校超市、餐飲店購物卡,還可以作為洗衣、洗澡的消費卡。家長可以通過網絡查看學生消費數據情況,遠程給卡充值,方便為學生繳納伙食費,同時家長可以控制學生過度消費,亂消費。校園卡的使用讓學生在校內的生活顯得更加舒適、方便,更加智慧化。
5.通過電子班牌,智能推送學校、班級文化
學校各班通過教室門口的電子班牌,隨時向學生推送學校通知、班級通知,發布學校新聞、時事新聞。展示班級文化,如班旗、班徽、班歌,班主任寄語等;展示學校文化,如學校的“一訓三風”、校歌、學校榮譽等;展示班級全面的基本信息,包括天氣、班名、課程表、值日表等;展示班級學生活動,如群文閱讀、大課間活動、體育運動會等,從而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智慧校園生態文化。
教育探索永遠在路上,用智慧開啟心智,用智慧啟迪創新,依托優質教育資源,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型網絡技術,構建資源共享、智能靈活的教學環境,對于打造智慧教育體系意義重大,智慧校園建設必將助力學校走向新發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