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勇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讀、寫、說作為高中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與能力培養的一個最基本的、最核心、最關鍵的部分。高中語文大悅讀中閱讀寫作說話課,力求全員參與、全程參與、有效參與,讓學生有話可說,切思近問,強化學生的自主悅讀能力。筆者試通過對高中語文“大悅讀”中“以讀導寫,以讀達寫,以寫達說” 閱讀寫作說話課的意義、實施方案、教學策略、方法與效果的教改進行初探。
關鍵詞: 閱讀寫作說話課 ?以讀導寫 ?以讀達寫 ?以寫達說
一、大悅讀中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的意義
1.有利于高中學生讀寫方面的積累
算筆小賬:每周印發兩張碎片化閱讀材料,精選文章6篇以上,按每篇1000字左右計算,每周就有1—1.5萬字的閱讀量,每次精讀選寫2篇文章的讀后感,按每篇讀后感400---500字來計算,每周就有800--1000字的書面表達量。那么一個月四周,每個學期的讀寫訓練積累是相當可觀了。而閱讀說話課恰恰就提供了這么一個平臺。
2.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閱讀說話課主要以學生共同交流讀后心得的形式來開展,不設條條框框,源于文本,又可以高于文本;可以就文言文,賞文;也可以舉一隅而以三隅反;也可以激揚文字,針砭現實。還可要求學生交流分享讀后感后,擇里面的“金句”進行板書展示分享,這又是畫龍點睛之筆了,還讓學生有多維度的表達方式了。
3.有利于高效課堂的課程創新和發展
如進行“閱讀分享辯論課”,辯題是小組討論決定的,甚至主持課堂的人都是學生。這讓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和獨立性成了課堂真正的靈魂。這對語文課堂的高效化是有推波助瀾之功力的。
4.有利于多維度去評價學生
傳統的作文教學都是打分評級,但閱讀說話課的評價方式更為多元化。如張貼展示內容充實的讀后感、辯論稿,這又是一個評價方式。黑板上書寫金句,展示交流,也是一種評價途徑。這種評價是淡化老師這個“權威中介”,真正以學生自主性為主導的。
二、大悅讀中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具體實施方案
課前:以讀導寫 明確要求。1.精選適合學生讀的文章(尤其選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文章,如,學生感興趣的時評類 ?文章,甚至“憤青”,以及真善美等情感濃郁的、有一定品味的文章等等),或教本中的課文。2.要求精讀課文或“閱讀材料”中1-2篇。在上課前寫出讀后感受(不少于500---800字),要上交給老師(可以在說話課前或說話課后);同時要求教師以身作則,自覺寫下水說作文(每學期規定不少于8—10篇),給學生以示范,也不斷提升教師自我的語文素養和寫作水平。3.可以針對文章的任何方面來寫讀后感受。①可就文章整體,如全文構思布局謀篇、思想內容、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論述特色、情感態度、寫作手法、語言品賞等等。②可就文章局部,如段落、句子、詞語、字;圍繞全文內容,找出你最欣賞的語句(段落)等,寫出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并分享。③其它,如修辭手法、標點符號、修飾語等等。④可以贊,可以彈,可以提出任何問題,不拘一格。
課中:以讀達寫 ?以寫達說。1.同學有序說話(準備好的),可以安排好,如按座位號(一輪下來每個同學都要有說話,面向所有同學);更鼓勵學生搶著說。2.老師主持,分學習小組進行,適當地鼓 勵、激勵,引導、評點、總結同學說話;也可以放權,放手讓學生分學習小組輪流做主持;老師能夠煽風點火更佳。教師要重在培養主動發言的習慣和思維,鍛煉膽量,想法設法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發言的參與機會,,暢所欲言,遍地開花,少數學生那怕被動發言也要發言,這樣學生對學的帶動作用、輻射作用是非常大的。
課后:拓展延伸 由淺入深。1.可以收集學生的閱讀感受,以張貼、打印等方式,第二次公開發表(課堂說話就是一種公開發表的形式),形式:語文科組或年級語文備課組每學期舉行一、兩次讀后感評選比賽;組織各年級學生積極參加全縣4。23 “世界讀書日”閱讀大賽、市教教科院舉辦的一年一度的中學生讀寫大賽及每學期縣教研室舉辦的中學生現場作文大賽及演講大賽;學生優秀習作教師可以推薦到各種校刊和報刊上發表,也可以班級出專刊(分期中、期末),由語文老師指導、學生編輯完成。
2.批改學生的讀后感受,以激勵為主,鼓勵同學寫多點文字,1000字、2000字也不為多。
三、大悅讀中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力求“三全”,注重培養語文核心素養
1.大悅讀中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全員參與,有書可讀,厚積薄發,讓學生樂在其中
一是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師生要全員參與,注重“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引導、引領、參與、評價學生自主學習的“全方位開放式、立體式學習”。二是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要使學生全員參與,有書可讀,厚積薄發,讓學生樂在其中。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奠定共同基礎,要承認學生差異,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關注班級學生成績優劣等級不同的學情,且兼顧個性。又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好奇心,鼓勵和引領追求新知,使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想交流舞臺主角,成為興趣、有主題、有視野、有積累、再發現、再創造的教學。三是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語文閱讀習慣、語文閱讀方法、閱讀能力,并結合學生探究性學習專題或小課題進行,如此來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讀寫說活動。
2.大悅讀中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全程參與,讓學生有感而發,循序漸進不再畏懼寫作
葉圣陶先生說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夠合乎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 的聯系 ”。一是讀前寫:讀有所選,讀有所取,讀有所感,讀有所悟。二是讀后寫:理解材料,概述要點,歸納特色,領悟主旨,品讀語言,讀出感受、讀出見解,學以致用。三是寫后說:學生對自己所寫的文章,要求認真斟酌,反復修改,在安排的課堂寫作交流分享的時間內,讓學生利用多媒體展示自己的習作,再分組討論,由小組發言人說出亮點,根據作文評分細則,評出評出優缺點,說出不足,說出如何修改;再由學生主持人或教師做總結講評;講評結束后再讓學生修改完善,最后展示成果。
3.大悅讀中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有效參與,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的放矢,切思近問
一是立足課堂教學,有效參與,實現以讀帶寫、以寫達說的課堂教學。我常規做法是:學生在每次閱讀寫作完成之后,但嚴格要求在自選年級語文備課組所下發的的閱讀材料中完成讀后感或作文訓練,做到有主題、字數合格、書寫規范,按時按質按量上交,老師快速批閱,在連堂語文時抽出1--2節課專門做閱讀說話(分享)課。
4.在多途徑指導學生有效參與課外閱讀、寫作、說話(分享)
語文教學須打通 “課堂”這個瓶頸 ,搞好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的銜接。應指導學生讀前確定閱讀目標 ,制定周密高效的閱讀計劃 ,讀時學會圈點 、勾畫或加批 注(自己的書),讀后做摘錄 ,摘抄美文 、素材片段 、名言警句等。在課外閱讀寫作說話活動的評價方面,主要注意三點:一是有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跟蹤檢查記錄。二是加強與寫作聯系,可定期評選閱讀寫作說話標兵,要求在以下幾個方面有突出的表現:①閱讀量大,閱讀范圍廣;②閱讀質量高,有一定的積累和心得;③閱讀興趣廣泛強烈,積極參加各種讀書活動;④成績優秀,并能將讀書內化為一定的寫作水平;⑤平時每次閱讀寫作說話稿等次為優秀,并與評定校級優秀學生、學習標兵掛鉤;三是圍繞你所確定的主題,設計一個具體、精彩的活動方案。如介紹你所探究的《紅樓夢》的小論文或請就曹雪芹的小說人物或藝術特色火紅學研究,發表一段簡短的演講,這樣大悅讀中閱讀寫作說話課,讓學生有效參與。
總之,在高中語文“大悅讀”中,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如清涼可口的泉水,讓人清甜解渴;語文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如香氣撲鼻的綠茶,讓人神清氣爽;語文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似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語文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似色彩繽紛的花園,讓人流連忘返;語文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像神態悠閑的白云,讓人浮想聯翩;語文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 像色彩艷麗的圖畫,讓人大飽眼福;語文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仿佛浪花飛濺的大河,讓人心潮澎湃;語文閱讀寫作說話(分享)課仿佛美妙絕倫的音樂,讓人陶醉其中。
參考文獻:
1、唐建新《今天怎么教語文》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堂》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版
3、戴汝替、寧鴻彬著《中學語文教學改革探索》山東教育出版社 ? 2017年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