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語文核心學習能力。眾所周知,這并不是一次針對學生的改革,而是一次對教師能力的全面考驗。面對新時期教育改革的浪潮,教師應具有新的學生觀,新的教師觀,新的教學觀。這種觀念其實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個性學習的作用,在合作互動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新的精神。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環境中鍛煉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獲得有利于終身發展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本文便立足于明確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的重要意義,以及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進行探討研究。
一、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的重要意義
既然想要在語文教學中貫徹好這一概念,那么就必須明確這三種能力的真正內涵,內涵之于根本,意義在于發展。
1.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即主動,自己作主,不受別人支配。語文教學中則是指要主動的在語文實踐中豐富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學會不斷地自我激勵、合理的自我調控、正確的自我評價,充分體現了個性化的語文自主學習。
2.合作學習能力
合作:指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達到共同目的,聯合作戰或操作,在語文教學中就是指切磋學問,砥礪思想,共同完成一個學習任務,有時候,同一篇文章,同一個人物,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中引導并安排學生直接的交流與合作,讓他們各抒己見,互相吸收,使得知識變得更全面,新穎。成與人合作的習慣,具有與人溝通交流、協同工作、和諧相處的基本能力和素養。今天的合作學習是為學生未來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礎和服務的,簡單地說,合作學習的目標是擁有學習合作這種能力。
3.探究學習能力
探究:亦稱發現學習,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求善于質疑問難,深入研究并解決問題。在《教育學》一書中,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采取研究態度”。從中可以悟出,語文課堂上的探究學習就是培養學生對課文采取不同視角去看待研究,刺激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自發的尋找方法解決問題,比如說課堂討論,查閱資料等,從而使學生的學習領域進一步的拓寬了,今后更好地實現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目標。
新課程的呼喚,語文教育的渴求,時代的不斷追趕,已經讓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成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讓語文課堂中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的意義真正體現了出來。
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不是被灌輸的工具,也不是書本的搬運工,更不是教師的指揮棒。他們應該是積極的、自由的、個性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個體。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應從關注學生的實情,了解學生的需求開始,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以學生的個性特點與認知水平為基礎,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與策略,從而更好的貫徹“以人為本”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在帶領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意識到他們才是語文課的主角,并幫助他們更快的進入到角色當中,督促學生自主預習,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創新的能力。
1.突出學生主體,變“被動”為“主動”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以知識傳授為主,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和服從的地位,自主探究,創新意識被嚴重束縛,不利于學生自主行為的形成與發展。
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自覺的學習態度,老師稍加啟發與指導就可以獨立的感知與理解教材。讓學生把他們自己看成教育對象,主動對自己的學習內容,時間和方式進行合理分配,充分發揮潛力,達到學習目標,立足于這觀點,我先從理論上幫助學生轉化觀念,先讓他們適應“自己是學習的主體”的這種課堂狀況。當然,也要注重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在這種情況下學會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有時間自學,給學生看的條件,想的時間,說的機會,帶動他們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放下教師的高姿態,成為學生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傾聽者,讓他們像朋友一樣對待你,敢說敢想,同時教師給予鼓勵與肯定,一定會達到好的效果。
2.精心組織課堂,加強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改所倡導的學習方式,其本質是對人的關注,也就是說要讓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合作,體驗合作,形成合作思維的一個過程。然而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也是一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小組合作交流活動,對于促進合作學習,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現實教學中,每個學生由于個人發展水平,個人家庭背景及興趣愛好都不同,因此很容易對同一問題產生出不同理解。這時教師就變成了一個“紐帶”,用問題將大家的觀點引導出來并結合到一起,大家通過合作討論和交流,互相汲取精華,共同進步。
3.堅持放手原則,培養探究能力
探究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學習的目的。語文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難問題,而解決疑難問題的最好方式便是探究學習。這時教師堅持做到“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相信一定會對于鍛煉他們的探究能力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也相信在這樣的探究學習影響下,可以讓學生漸漸習慣探究學習的方式,一點點的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享受獲得成功的那種快樂,從而學會探究,愿意主動參與探究,達到培養探究的學習能力目的。
結語
有這樣一句話“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話語簡練卻深入人心。現如今培養學生要站在教育改革的角度,隨著時代的發展培養具有“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學習能力。雖然任務艱巨,但是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學道路上,只要我們能放下“教師至上”的觀念,在語文課堂上與學生融入到一起,正確引導學生,信任支持學生,不斷鼓勵學生,讓他們真正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就一定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成功培養出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學習能力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