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舉世聞名的體育學家克魯普斯卡婭曾說:“我們應為健康的一代而奮斗,我們要培養從兒童時期起就長得既強壯有力又健康的一代”。這句話說明了培養初中生從小鍛煉身體的習慣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營造在不斷成長中養成優良的課外體育鍛煉習慣的氛圍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知道,在教育的主要構成成員中體育也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因為課外體育鍛煉能夠集健身、智育、德育為一身的多功能體系,而健身效率是其中最關鍵的功能。初中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根本任務則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增強運動技能水平,能夠為了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
教育部為中國青少年開展了很多次的體質狀況檢測活動調查,檢測結果說明很多青少年兒童的肥胖年齡具備提前的趨勢。不但這樣,大多數頻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和肥胖有關的疾病像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等,最近幾年來青少年身上發生的的概率也在不斷提高。我們知道在我國至少有2億的青少年及兒童,他們中的大部分是在校的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未來主力軍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班人,是國之棟梁。所以本人對我校初中生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現況展開了調查分析總結,找出我校初中生課外體育鍛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一定的建議。
一、我校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現狀
目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為初中生課外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即使如此,很多學生恐懼會在運動過程中受傷,從而不知道應該怎樣鍛煉以及采取什么樣的鍛煉方式,由此降低了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致使學生不愿意鍛煉,甚至幾乎不會參與課外體育鍛煉活動。課外體育鍛煉具有較強的自由性,不受教學大綱以及體育教材影響,從學校組織課間操的形式內容來判斷,大多數為全校統一做廣播體操,學生自己的自由活動時間較少。我校基本上能夠正常實現兩操活動,并且出勤率可觀,可是“兩操”的活動內容單一形式老套,只在乎形式,不重視質量,導致學生缺乏興趣,態度冷淡。不能夠體現初中生身心發展的要求,學校應該正確分配時間,深化“兩操”活動的方式,增加活動內容;健全相關管理制度等。沒有課外體育鍛煉的相關意識是導致是否參加鍛煉的關鍵原因。學生在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上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證。有研究表明:學生關于體育喜歡的程度會直接體現在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活躍度上,通過數據綜合分析,學校、家長應該努力保持選擇“很喜歡”鍛煉這些學生的總體比例,讓這些學生養成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對“較喜歡”體育鍛煉的學生進行相關理論方面的指導,使他們更加了解體育運動,進而激發他們體育鍛煉的興趣,此外,還應該提高“一般”態度的學生的熱情,指引學生形成不斷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思想。
二、課外體育鍛煉的靈活性
在參與課外體育鍛煉過程中,學生有廣闊的自由活動的空間與范圍。不僅能夠在校園內,也能夠在校園外;不僅能在操場,也能夠在教室;不僅能在室外,也能夠在室內。此外,也會因為時間的因素,當學生放學回家時不會選擇偏遠的地方進行體育活動,而會去就近的小區參與體育活動。當雙休日的時候學校有很多的體育設施是不對外開放的,所以,學生會在雙休日的時候選擇在住宅小區、公共體育場地等附近的公園、廣場等地方進行練習。
三、教育教學對課外體育鍛煉的影響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到:“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僅為了傳授本領,更是為了一直鼓勵和喚醒”。新課標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時注意讓學生養成終身課外體育鍛煉的認識,所以讓學生自己學習和養成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前提是運動興趣養成。與此同時教育不但指學校方面的教育,還指家庭以及社會方面的教育。王崇禧曾調查指出,受教育者的的水平對課外體育鍛煉認知、態度、以及課外體育鍛煉的方式都有影響。
四、如何提高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1.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轉變學生對體育(身體鍛煉)的各種不正確的態度,使體育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和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重視轉變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從心里改變自己的想法,來提高自己對體育的認識。
2.認識和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
根據學生家庭、生長環境、興趣愛好、接受能力、身體素質及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差異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練習密度和強度,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進行課外體育鍛煉。
3.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體育活動來練習在課堂中沒有掌握的技能,也能自由發揮自己的體育特長。事實表明,多數學生要通過課外體育活動來消化課堂中的體育與健康的運動技能。課外體育活動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既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又能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和諧發展的體育鍛煉活動。課外體育活動為滿足不同的學生的身心需要,充分發展個性和運動技能提供了理想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自由的進行適合自身特點的體育鍛煉活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的發揮,從而激發了學生主動鍛煉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愛上體育課的興趣。
4.創新教育,激發運動興趣
有了好的創新理念就會感染學生去練習,學習起來就會有信心。實際上,學生學習知識,除了依靠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還要受到興趣、情感、動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改變了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的局面,倡導學生主動地、愉快地學習。通過體育課進行大量的運動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了一些體育競賽知識和規則,學生也能在活動中體會到體育知識和技術的重要性。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能力和習慣。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鍛煉了學生的身心。培養了學生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了學生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讓學生更加樂于參加課外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