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根據三角形角、邊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認識各種三角形并能正確辨析。
2.使學生經歷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思考分析的過程,感悟分類、抽象概念的數學思想。
3.在操作、觀察、思考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儲備了一定的平面圖形知識,本節課的學習是在學生認識了直角、鈍角、銳角和三角形,且能對某些事物能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基礎上開展的活動,學具扣條的使用在本單元的前兩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已經使用熟練,小組合作、分工也比較有默契,有了這些基礎,《三角形的分類》的學習,對學生來說是比較輕松的。所以,教師可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操作、觀察、分析、比較、和思考,發現三角形中角與邊的特征,認識各種三角形,并能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三、重點難點
能準確的按三角形角、邊的特點對三角形進行分類,認識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四、學具準備
每個學生:長方形、正方形紙各一張;三角板一副;
每個小組:扣條各兩套;記號筆一支;卡紙或小磁板一張
五、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活動1【導入】說“分類”
1.揭示課題
板書:三角形的分類
師:看見“分類”兩個字,你有什么想說的?
【預設:(1)學生有話說,隨機板書:標準統一 ? 不重復 ?不遺漏;
(2)學生無話說,出示下組辨析題,逐題辨析并隨機板書:標準統一 ? 不重復 ?不遺漏。)
2.辨析:下面的分類是否正確
(1)全班同學可以分為胖的同學和帶眼鏡的同學。
(2)交通工具可以分為飛機、輪船和火車。
(3)我們班同學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有:動畫節目、體育節目和籃球比賽。
活動2【活動】拼三角形
1.出示活動要求
任意選三根扣條,每個小組分別拼出20個不同的三角形。
師:你覺得哪些詞比較重要?
2.小組活動:拼三角形
反饋:你們小組是怎么做到拼搭得又快又不重復的?
活動3【活動】分三角形
師:能給拼出的三角形分類嗎?
1. ? 出示活動要求
(1)小組內確定分類的標準;
(2)對拼出的圖形進行分類;
(3)在磁板或卡紙上記錄分類結果。
2.小組活動操作
(組長把記錄好的卡紙或磁板貼在黑板上)
3.展示介紹
組長介紹本組的分法,組員對照介紹舉起拼搭的圖形。
【教師點撥:(1)分類的標準;(2)各類圖形的特征;(3)構建集合圈】
? ? ? ??
活動4【練習】練一練
1.師拿—生判斷
師從學生的已拼搭的三角形作品中隨機拿三角形,學生進行判斷并說明理由。
2.師說—生拿
師說三角形的名稱,學生從已拼搭的三角形作品中拿出相應的三角形。
3.“撕”了—再說
(1)長方形、正方形紙分別沿著對角線對折并撕開;
(2)說說得到的是什么圖形?是怎樣的三角形?
4.“拼”了—再說
用兩個三角板,你能拼出一個怎樣的大三角形?
學生操作。
介紹作品。
5.看了想了—再說
活動5【作業】說一說
1.你對三角形又有了哪些認識?本節課你還有什么收獲?
2.在生活中找一找三角形,辨一辨它是怎樣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