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錦河
一、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1.將傳統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促進中華文化的弘揚
現階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在教學環節中,能夠有效增加學生對于中華文化的了解。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由于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國社會中其他國家文化的傳播越來越多。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培養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于中國歷史的了解,并且能夠有效的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2.將傳統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
初中語文課程中有效滲透中華傳統文化,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是非觀念和世界觀。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能夠幫助學生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并且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人文主義情懷,從而幫助學生逐漸成為一個擁有良好的是非觀念的獨立的人。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能夠將傳統文化的其中的精神和思想有效的傳遞給學生,從而在學生充分了解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
3.將傳統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隨著初中語文教材中傳統文化比例的增加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在了解中華優秀的文化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把握初中語文滲透傳統文化的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的語文教育以成績為教學質量最主要的衡量標準,導致了一些初中教師對于傳統文化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平時教學中更重視知識點教學,而對于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并不重視。此外,部分教師自身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也并不深,因此對于教材中涉及的傳統文化內容往往不能夠用發自內心的熱愛的角度去為學生講解,當然也就不能真正將傳統文化的魅力傳達出來,這種表面的講授,很難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內涵有深入的體會和理解。課本中的許多古典文化內容都是這樣,作為語文學科教學,教師不應該只教會學生搜尋其中的“考點”,更應該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學作品中體現的詩人的情懷和精神境界,這樣學生學習到的是“學問”而不是單純的知識,而“學問”是真正能夠內化為學生文化素養的,在其人生中更能長久地發揮效用的因素。
三、實現傳統文化滲透的具體途徑
1.在課堂上營造傳統文化教育情境、氛圍
初中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但他們畢竟是未成年人,需要教師的合理有效的引導,才能夠發覺傳統文化的魅力。傳統教育文化教育情境的營造包含客觀環境和教學情境兩個方面。客觀環境是教室的教學環境,可以在教室或者班級走廊張貼富于傳統文化色彩的名言警句,比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等,營造出一種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讓學生沉浸在這樣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受到感染、熏陶。教學情境則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教學內容,通過各種新穎靈活的手段豐富傳統文化教學的趣味性,增強傳統文化內容的感染力。比如,可以在學習某篇古文時,播放與當時歷史相關的影視資料;學習某篇古詩時,借助配樂詩朗誦幫助學生體會詩歌意境、氛圍;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加上影視化的呈現,便于學生聯想課文情境。
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及教師的指導、引導作用,這也就要求教師在今后開展各項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個性特征等方面的相關內容,來對課堂教學流程、教學計劃等進行設計,以保證當前課堂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針對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深入分析與挖掘,結合各種主題文化元素,通過采用多種不同的方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情境的渲染下,可以進一步深化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
3.發掘人物精神品質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累積了大量寶貴的知識與文化,包含了諸子百家的眾多思想,其中以儒家文化最為著名,而儒家思想所宣揚的誠信仁愛、敬老愛幼、尊師重道的也成為當前社會所推崇的重要精神品質,而道家所提倡的道法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對于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通過充分發掘教材文章中所包含的精神品質,對于弘揚我國傳統文化、深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4.加強學生閱讀感悟
閱讀是學生獲取相關知識的重要途徑,即使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又是學習語文學科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閱讀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并接觸到我國傳統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形成了眾多的思想觀念,不管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還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應出其自身的思想境界。通過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閱讀感悟,可以促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深入理解這些古代詩人心懷天下、憂國憂民、寧死不屈等精神品格,而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則是會被這些高尚的精神品質所影響,形成屬于自己的正確思想道德觀念,不僅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更為主要的是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使其成長為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將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環節中是具有積極意義的。現階段,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貫穿在社會中的方方面面,將傳統文化有效的融合到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潛移默化了解優秀傳統文化,并且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強,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初中語文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并且通過日常的教學過程幫助學生人文主義情懷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