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
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許多重點、難點,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突出、突破;一些演示實驗的現象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觀察到;化工生產、工藝流程等內容的教學往往變得枯燥乏味;教學反饋不夠及時和全面。而通過多媒體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一、形象生動的多媒體CAI模擬動畫
通過動畫來展示物質的微觀結構,如氯化鈉、氯化銫。金剛石和石墨等的晶體結構;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可用動畫制作成球棍模型空間旋轉,立體直觀;化學鍵的斷裂、旋轉和新鍵的形成,也可制作成動畫。這些使得學生可以從動畫中深刻體會到微觀世界的奧妙,形象地構建起自己對微觀世界的認知結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用動畫模擬出一些教師無法演示的實驗,如把水注入濃硫酸后硫酸飛濺;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先加熱后通入氫氣引起爆炸,組合裝置中實驗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后從溶液中撤導氣管引起倒吸等一些錯誤操作引起的后果,通過聲音、圖像的結合,給學生留下生動、深刻的印象。對那些有較大危險性的實驗、污染較嚴重的實驗和對身體有害的實驗,也可用動畫模擬,既達到教學目標又安全無害。
實踐證明,在化學教學中用CAI模擬動畫展示物質的微觀世界,幫助理解物質的微觀變化,將以往只用語言敘述,學生死記硬背的內容用動畫形象地展示出來,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因為這樣給出的感性材料生動形象,把枯燥無味的知識變得趣味盎然,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積極參與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而思維空間的擴展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二、應用實物投影儀優化教學效果
化學實驗是化學課上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手段。運用多媒體CAI課件,不是削弱這一環節,而是應當更加強化。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直接觀察到實驗的現象,如顏色的變化、氣體、沉淀的產生、放熱或吸熱、爆炸、燃燒等;要讓學生聞氣味:刺激性氣味、果香氣味、臭雞蛋氣味、特殊氣味或無氣味等。有些實驗在講臺上演示時,可以達到預期效果,即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觀察到。有時可以找學生代表來觀察,如聞氣味及感受反應后熱量的變化。但大多數現象坐在后面的學生就看不到了。要想讓每個人都觀察清楚,教師往往要繞場一周,耽誤課堂有限的時間,還未必有理想的效果。這時實物投影儀就可以大顯神通了。將這些實驗在實物投影儀下做,演示在大屏幕上,就可以收到較好的預期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當堂的教學反饋。在傳統教學中只能叫少數幾名學生在黑板上板演,大多數人只是看在黑板上板演的學生做練習自己不愿真正動腦動手。用實物投影儀就可以改變這種情況,優化教學效果。教師將本堂課的反饋練習布置給全體學生,待做完后隨機抽查若干,并用投影儀將他們的練習展示在大屏幕上,教師點評。一方面調動了全體學生做練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較多學生的練習得到展示和講評,做對的有成就感,有錯的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在課件中播放錄像,讓學生身臨其境
在化工生產的教學中,如合成氨工業,肥皂的制取,接觸法制硫酸等,教師普遍感到學生提不起興趣、對于工業流程。生產設備等,學生摸不著頭腦,只能死記硬背,效果當然不好。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如能帶學生去實地參觀,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才是理想的、但往往受時間。場地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制約,想做到這一點不容易。而如果將有關內容攝制成錄像或從一些資料庫中摘取相關內容,穿插在課件當中,就可以最大可能地給予學生強烈的感性認識,使枯燥無味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如同現場參觀一樣,也讓學生更加體會到科技是為生產服務,我們所學的理論是如何轉化為生產力,它是多么有價值,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網絡化的多媒體CAI也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網絡化學習是一種以網絡為傳播媒介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自由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自主地學習,可以不止一遍的重復學習。重復實驗,可以在線咨詢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大量的學習資料,進行探索。網絡化學習的最大優點是可以資源共享,并且減少了時間空間對化學教學的限制。因而化學現代信息技術必將向著網絡化學習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借助形象生動的多媒體CAI模擬動畫,應用實物投影儀展示教學內容,利用課件播放教學錄像等,能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以較少的時間投入獲得極大的化學課堂教學效果、但我們要辯證地處理好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手段的關系,才能逐步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不斷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