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群
有效教學不僅取決于老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而且取決于師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課堂氣氛。不同的課堂氣氛中,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會有明顯的差異。因此,營造積極、和諧、良好的課堂氣氛是輔助教學行為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條件。
一、積極的課堂氣氛是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發展特點的
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是一個異常復雜的心理現象。課堂氣氛是師生共同營造的,但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因此,學生的心理特征也是影響課堂氣氛的重要因素。為了組織有效教學,教師要充分運用學生心理特征的品質和特點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把英語教學與學生的心理特征相融合,突出趣味性和實踐性,提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致,使學生興趣盎然,這樣就能使課堂組織更加有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鼓勵為主,對學生能解答的問題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如“Very good !”、“Exerllent!””、“Well done!”等,鼓勵學生大膽張口,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取得的成績,要適時表揚,如學生在所參加的各項文體活動中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一句“Congratulations to you !”祝賀學生,就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檢查、指導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的鼓勵性語言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的有機結合有助于營造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解決情感問題有助于提高語言學習的效果,課堂上情感問題關系到課堂氣氛,關系到課堂活動方式和學習效果的有效性,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交流和溝通渠道, 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就顯的十分重要。師生的情感共鳴是課堂氣氛的重要變量。我們應創造師生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圍,處理好師生關系。老師在教日常交際用語時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情景,對“How ?are ?you?”的回答,用“Im ?OK.”、“Im ?very ?well.”、“Im ?fine.”的互相交換,使學生感到好奇新鮮,而有時“Im ?not ?very ?well.”的回答就會讓學生感到驚訝,學生竊竊私語“Why?”老師繼而告訴他們原因,一堂英語課就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同時也可以應時而異,有時天下了大雨,適時教學生“rain”、“Its ?rainy.”等,雖然沒在教學范圍之內,但久而久之,便加深了印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傾注積極的情感和真誠的愛心,用情感和愛心去感染和打動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
三、積極有效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是優秀英語課堂的特質
英語課堂教學是燦爛文化的藝術。積極有效的課堂要求老師必須采取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式,它強調雙邊或多邊交互式活動。在英語的任務型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真實生活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但無論是哪種教學風格,也不管是哪種教學模式,都離不開“心理關注”這一人性化教學原則。
(一)在學生的“學”中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
關注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實際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學習任務。教師要多為學生創造語言學習環境,創造實踐機會,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并及時給予鼓勵,使其充分展示自已。2、關注學生的多元智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多元化的課堂實踐活動,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使孩子們在自已的嘗試與探索中獲得獨特的感受與體驗,在學習中充分體驗成功的愉悅和樂趣。
(二)在教師的“教”中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
教師要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良好的學習心境,要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一是在方式上,提倡對話式教學。新課標指出:對英語課堂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對話,而對話必須是開放的、動態的,地位是平等的,內容是“非預設性的”,感情是真實的。二是角色上,要當好促進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1)教師要以促進的方向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任務的設計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創設不同的任務型活動,使學習過程充滿反思、頓悟和自醒,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在完成任務中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就感,實現自我價值。(2)引導的內容要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良好的學習心境,要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中走出來,在學習生活中散發出新的光彩。
四、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做到教學相長
英語教學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而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又為創設一定的英語實踐活動提供了環境。在課堂上,我和學生用英語交流,有時請學生幫助,便適時地運用英語“Can ?you help ?me?”、“Thanks.”、“You ?are ?welcome.”將此常掛在嘴邊,與學生在自然交流中運用英語。師生自然和諧的交流,使英語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其中,自然而然就運用了語言,練習了口語與聽力。有時給學生一些小禮物,如學生問題回答的好,可獎勵給學生,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總之,有效教學的核心素養要求老師必須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了解、熟悉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并將這些特征與有效教學整合起來,根據這些特征設計和組織英語課堂教學,開展英語教育教學活動,使每個孩子的個性都能得到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