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蔓
摘要:我憑借一線教師的優勢,結合課題實施方案并運用到教學當中。在具體實施階段中,我努力克服種種困難,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教研工作也井然有序地進行。現將這一階段的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關鍵詞:巧手活動中提高幼兒想象力。
在人的智力活動中,想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強烈的活躍想象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就是采取所謂“思想實驗法”,在充分發揮想象力的基礎上,經過邏輯思維和嚴密的推論而形成的。因此,有一位物理學家陳贊愛因斯坦的成就說:“作為一個發明家,他的力量和名聲在很大程度上應歸于想象力給他的鼓勵。”
幼兒是充滿童真、充滿童趣和幻想的,幼兒心靈成長也是需要想象的,幼兒的夢想就像鳥兒飛翔的翅膀,如果被扶住了,他們就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到底能夠飛多高,飛多遠。
一、研究目標
(一)通過對巧手活動中提高幼兒想象力的研究,探尋行之有效的圖稿幼兒想象力的策略。
(二)通過活動,培養幼兒敢去想象、自主創新的能力,提高幼兒的想象力,豐富生活經驗,增強其自信心。
二、研究方法
資料收集法、教育調查法、觀察法
三、具體做法
(一)擴大幼兒視野,豐富幼兒感性知識和生活自然經驗。
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就是幼兒想象力發展的基礎。我們要多讓他們去看,去聽,去模仿,去觀察開闊幼兒的視野,積累感性知識,豐富生活經驗,為幼兒的想象增加素材。如:在《手工粘貼---樹葉姑娘》中,我會帶領幼兒先出去感受秋天的季節變化,當幼兒結合經驗與想象相結合時,操作起來也是十分輕松的,回班之后每位幼兒都有不同的想法與感受。有的想給樹葉姑娘做一條能飛的裙子,有的想給樹葉姑娘做長長的頭發,有的想給樹葉姑娘做一雙高跟鞋。在操作過程中,有的幼兒說媽媽的高跟鞋是細細的,那我要給樹葉姑娘做粗一點的高跟鞋,有的說我要做一條輕一點的裙子給樹葉姑娘,那樣風爺爺一吹,樹葉姑娘就可以更快的飛起來了,由此可見,幼兒的感性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幼兒的想象是很重要的。幼兒個體的經歷不同,想象的內容也有區別。
(二)提供豐富材料,激發幼兒象想力
在教學活動當中,巧手活動可謂是操作材料最多的,也只有在豐富材料的情況下,幼兒才會更多地喜歡去參與,并動手操作。如:在活動《制作紙袋娃娃》中,首先我會為幼兒提供許多可操作的材料激發幼兒的興趣,其次為幼兒詳細介紹材料,并在過程中與幼兒交談,給幼兒表達想法的機會,有的想用毛根做腿,有的想用皺紋紙做風衣,有的是想用彩帶做頭花,有的想做一只小貓,有的想做一只小兔子,有的還想做一個小公主。在操作過程中,幼兒難免還會有想要的操作材料,我們也會相應的填充,盡量滿足幼兒的需求,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也發現豐富材料使幼兒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在利用豐富材料進行創作活動時,孩子們各取所需,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智慧創造著未來。
(三)及時捕捉契機,積極引導
幼兒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如果不及時引導,在無形中就扼殺了幼兒發揮想象的萌芽。如:在制作《手工粘貼---拖鞋》中,我會先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并感知拖鞋的外形特征,并與幼兒討論鞋是由鞋底、鞋面組成的,在為幼兒詳細介紹制作方法時,一位幼兒打斷了我的話語,迫不及待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師,我想做一雙穿上可以飛的鞋”于是我停下了繼續講的內容,對他說:“那你應該如何完成呢?”“我可以在鞋底兩側做一對翅膀粘上去,這樣我的鞋就可以飛了呀。”我沒有批評他的打斷,而是正面的鼓勵了他的想法,在后面的制作過程中,她也的確是這樣去完成的。也正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讓我明白教學活動中處處存在著教育契機,我們只有善于去捕捉教育契機,才能更好地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并且正面的去引導。
(四)借游戲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游戲是兒童的最愛。游戲獲得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其他能力。在游戲活動中,首先要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幼兒敢于打破陳規,敢于標新立異地提出自己的假按揭;其次要引導幼兒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第三應該鼓勵孩子多想辦法,求異思考。比如幼兒在做最喜歡的智力游戲——“搭積木”,先讓幼兒自己想“應該怎樣搭?先搭什么?”完成后告訴老師自己搭的這樣東西有什么用途,老師再引導耗資還能搭一些別的東西嗎?以此鼓勵幼兒多動腦,多動手,這樣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也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因此幼兒想象力的培養和發展是不容忽視的,況且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并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我們長時間不懈的努力。我們要敢于嘗試給幼兒留下想象的空間,幫助他們異想天開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培養他們的想象力不要認為是胡思亂想,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使幼兒的想象豐富起來,充分發揮想象力。
總之,課題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更加用心,更加細致地去完成。我們也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幼兒園創意巧手活動的實踐與研究》越做越好,讓幼兒園創意巧手活動煥發出蓬勃的藝術生命力,服務于每位幼兒。
參考文獻
{1}楊景芝著,《兒童繪畫解析與教程》[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2003年。
[2}幼兒教育心理學。
{3}現代幼兒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