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璐
(咸陽師范學院,陜西 咸陽 710061)
散曲是金元以來興起的一種新的入樂演唱的詩歌體裁,元曲的歷史地位足以與唐詩、宋詞并列。這種文體在元代發展并大興,至于明代,散曲吸收了其他各種文學體裁的特征,發展成為文人賦詩言志的新的詩歌載體。
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當中,北方音樂與南方音樂有著十分大的差異。這一點在散曲的南北差別是一致的。具體而言,元散曲在南北方的發展中各有特色,表現在散曲作家分布(地域分布差異以及不同時期的分布差異)、作家作品數量(包括不同時期創作數量、作家所處地理方位創作數量以及作品內容)、題材風格等等,全都需要特別注意。一般來說,傳統觀念里的“關中”指的是戰國以來默認的函谷關以內(以西)的地理區域。《明史·地理志》所記錄的關中地域包括西安府、鳳翔府,以及現代不屬于關中的平涼府、慶陽府、延安府等地。明代關中參與散曲創作的文人主要集中在關中的西安府和鳳翔府,是北方散曲創作的主要區域。徐渭在《南詞敘錄》中提到:“聽北曲詩人神氣鷹揚,毛發灑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這一句當中點出了北方(包括關中)音樂的幾個特色,如曲調激昂,節奏鮮明,聲音振奮,而演奏者、演唱者均情緒激蕩。關中之散曲尤其如此。
一個地域內的文學創作特色既有傳統文化的影響,也會深受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諸多因素影響。
比如傳統散曲曲目題材多有詠懷、閨怨、閑適、嘲謔、寫景甚至艷情等內容,關中散曲與之相比,更多一些與政治時事有關的內容,如勸誡曲、時事曲、嘆世曲、邊塞曲等。這些內容明顯有著豐富的政治教化色彩、有著更多的功利性。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首先要歸功于關中近千年來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影響,它在一定程度上明顯的影響了關中地域所成長起來的文人的精神氣質與思想境界。關中文化的正統色彩是一種普遍的文化傾向。以張載為代表的關學很顯然是這種精神氣質與思想境界集大成之代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因此關中作家的散曲創作自然而然在人生觀、價值觀,在文學審美情趣、詩歌創作觀念上,更偏向于這種“史官文化”影響下的創作特色。
這一歷史文化影響,在明代中后期的散曲創作中體現的更為鮮明。明代中后期朝廷黨爭更加激烈,關中散曲的代表作家有不少在一場場政治動亂中折戟沉沙。如因劉瑾閹黨之名被罷官的著名關中作家康海、王九思,嘉靖年間得罪嚴嵩的作家張煉,不滿朝廷政治混亂而辭官的李應策等等,均是明代中后期關中散曲創作豐富的散曲家。當然具體的歷史事件當中,“瑾黨”等連累關中作家集體在官場落馬只是一個借口,更多的文官之間傾軋、斗爭黑暗等應該才是主要原因。不論如何,關中作家被罷官者無數,因政局無望憤而棄官者的創作必然體現他們的政治精神。這些作家的政治心理變化體現在散曲作品或鏗鏘有力、或憤懣難抑、或慷慨悲歌等,也是關中散曲作品情緒激蕩人心的不可或缺的原因。
另一方面,關中散曲這種節奏鮮明聲音振奮的表演特色,是地理歷史因素造成的必然結果。王世貞在《曲藻》中說道,“北(曲)氣易粗。”關中這片地域的凄然環境本就容易給文學創作帶來剛健、灑脫、雄渾、豪邁等特色。不論是北朝民歌還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創作,這一地域文化長期而一以貫之的熏陶北方作家的創作。
值得注意的是,關中散曲與吳中散曲在語言創作上,同樣有著明顯的文字使用偏向。即關中散曲創作中,作家擅長并喜好在正統語言中雜糅地方方言,給個別字句中加入地方特色的語言,從而使讀者在閱讀欣賞過程中,自然而然代入到關中的地域風情,加深欣賞印象。在這一點,有的作家甚至直接用本地語言描寫本地特色景物、特色文化現象,甚至是本地特色民俗。比如張棟在作品中生動的描寫了關中弄璋弄瓦詩親朋好友相聚的歡慶景象,甚至作家不辭辛苦的將這種喜慶場面中賓客諸人坐而吃湯餅描寫的極為有趣形象。
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有一些關中散曲在選材時,就選擇了與南方溫婉柔媚寫作對象不同的內容。比如康海多次游歷華山時對險絕天下的華山進行描摹創作,他與好友游覽終南山時創作了不少游終南的作品。如康海的《游南山作》[越調][斗鵪鶉]“春晝山游,高朋幸集。雪霽峰陰,云歸袖里。款擁藍輿,輕隨杖履。那從容、那迤邐,勝日尋芳,詞人對壘。”王九思[雙調·水仙子帶折桂令][歸興]“一拳打破鳳凰籠,兩腳蹬開虎豹叢,單身撞破麒麟洞。望東華人亂擁,紫羅蘭老盡英雄。參祥破邯鄲一夢,嘆息殺商山四翁,思量起華岳三峰。”等等,從坐著選取創作的內容而言,這些創作本身就與南方散曲創作的柔婉無緣。
明代的散曲發展有一個十分鮮明地特征,即有這幾個重要的散曲創作群體,如吳中、山左、南京、關中等。不論是哪個時代的詩歌創作,作家的寫作總是與時代發展息息相關;同時,每一個時代的作家在社會歷史特定階段進行創作的同時,還會受到他所在地域時空的影響。周振鶴先生在《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的序論中說道,“籍貫和生長地往往是二而一,所以從人物的籍貫分布又可以窺見環境對于人物的影響。”這種影響自先秦以來就不斷在文學作品中體現。關中散曲作家群的創作也正是在歷史環境和地域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創作出許多優秀的散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