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洋 長春建筑學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了追求生活品質,室內設計行業趨向于內涵豐富、多元化方向發展,而平面構成藝術作為整個設計領域的基礎,對它的理解與運用直接影響著室內設計的始終。本文結合平面構成形式,圍繞平面構成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進行討論,揭示其在室內設計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使室內設計更具藝術美感。
由于時代發展和外部環境的催化,人們對室內空間的視覺藝術美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對從事室內環境設計行業的設計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裝修風格與材料選擇上,更追求審美法則與創意設計。
在平面構成中,美的形式法則主要包括韻律和節奏、均衡和對稱以及對比與統一等。將美的形式法則應用于室內設計中,合理地運用不同的平面形式和風格能夠營造不同的室內空間氣氛,同時注重組合和編排空間主題符號或元素,才能更好地展現室內空間的形式美與序列美,并從宏觀角度組織和規劃室內的整體形態。
例如,新中式風格的空間融合了典雅與莊重、簡約與復古等風格特色,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要考慮選擇哪些設計語匯,并如何運用其進行表達。再如,選擇屏風、壁畫、窗欞、紗帳等符號作為設計的基本形式時,將其造型簡化運用在界面設計、家具設計、陳設設計中,在平面視覺狀態下達到對稱與均衡、統一與協調、節奏與韻律的美感,突出整個空間的視覺效果。
平面構成原理即研究長、寬兩度空間的造型問題,在把握美的規律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構造,設計一種二元化的視覺形象。從本質上來講,平面構成大量運用抽象的點、線、面元素,將三維物體在二維平面上概括、刪減、加工和重組,形成的這些元素可以被廣泛地運用到各個藝術領域。例如,將室內空間的任意一個界面看成由點、線、面構成的二維平面,并在其上表現出室內所含的家具和墻面裝飾的正投影,這樣在觀察室內界面元素的構成關系時會更加整體和清晰,同樣也會使設計具有良好的秩序感和美感。
在實際設計中,運用平面構成理論,能夠根據不同的美的表現,分析運用哪種相關視覺藝術語言。例如,設計者通常運用重復、近似、漸變、發射等對稱的構成形式來表達具有秩序的美,視覺效果上給人較強的節奏和韻律感受;運用特異、對比等構成形式來表達打破常規秩序的美。對于現代室內設計來說,平面構成理論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形式感特點,是一項重要的理論基礎。
在平面構成中,重復與近似構成是兩種非常相近又各具特點的構成形式,重復構成是指同樣的造型重復出現的構成形式,具有安定、整齊的美感,可以有效地使觀眾加深印象,使畫面主題被強化,是最富有秩序感和統一感的構成表現手法。而近似構則成是重復構成的輕度變化,具有同中求異的特點。
重復構成形式經常被應用到室內設計中,主要從平面布局和視覺審美兩個角度展開。例如,線型空間強調明確的導向性與流暢的節奏感,所以設計者對其進行平面規劃時,常常使用重復構成的手法對平面規劃進行指導和排列空間組織,由同一或類似的視覺元素作為室內空間設計中塑造節奏感的載體,可以實現一種重復的、有規律的空間構圖,使人在視覺上產生一種連貫性和流動性。
特異構成與對比構成是兩種非常相近又各具特點的構成形式。特異構成是指在多數秩序關系里,通過小部分不規律的對比,有意違反秩序,使少數或個別顯得特別突出,打破審美疲勞,帶來一定的視覺沖擊。對比構成則是通過比較,使畫面中各種相同元素之間的差異更加顯著。
在空間各界面中經常應用到對比構成的法則來進行視覺表現,對比構成主要通過對設計空間的設計要素對比來展現室內空間的藝術效果。由于對比構成的表現方法可以形成強烈的視覺感染力,所以在室內空間的設計中,設計者用次要元素突出空間主題元素,能夠擺脫乏味,引起人們的共鳴,進而表現空間設計的重點。地面上的對比構成形式,從材質質感、顏色深淺和鋪裝方法等方面形成對比,不僅劃分了空間區域,同時豐富了地面的視覺效果。
平面構成理論在設計領域已被廣泛應用,對室內設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室內設計中,平面構成手法是合理組織空間的理論基礎,也是組織空間中最科學有效的方法。平面構成理論對空間的美化裝飾是關鍵性理論依據,是空間視覺設計的最佳手段。設計者要在綜合考慮室內條件的基礎上,靈活地運用構成理論,使構成藝術有助于為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空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