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溫燕 青木 ●柳玉鵬 魏輝 王偉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5日發布公告,對原計劃于當天12時01分起加征關稅的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暫不征收10%、5%關稅。在13日中美雙方宣布已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后,這一公告可謂水到渠成。美方已宣布取消原計劃于15日起對價值165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并減少此前加征的部分關稅。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經過一年多的貿易戰和艱苦磋商,首次就階段協議文本達成一致,這不僅對中美兩國是個好消息,也受到世界的歡迎。從損失慘重的美國大豆種植戶,到一度提心吊膽的世界各國商界人士,人們終于可以“長舒一口氣”。當然,階段性協議遠未解決中美之間的所有問題,剩下的分歧談起來可能更困難。而且在美國的政治環境下,已經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政治對手在挑特朗普政府的刺。不過,讓貿易戰從升級到緩和,實現加征關稅由升到降,已經是務實而重要的一步。正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4日所言,這一協議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國際社會的一致愿望。
“世界經濟長舒一口氣”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的公告還表示,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繼續暫停加征關稅。除上述措施外,其他對美加征關稅措施繼續按規定執行,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工作繼續開展。“中方希望,與美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妥善解決彼此核心關切,促進中美經貿關系穩定發展。”
法新社稱,在華盛頓和北京13日宣布在貿易談判中取得重大進展后,中方15日暫停對部分美國產品加征關稅。此前,作為“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一部分,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取消針對中國產品的新關稅。中國商務部13日宣布與美國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包括逐步降低關稅、保護知識產權等。這是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經歷21個月僵局后取得的一項重要突破。
對于第一階段協議,中美雙方14日都給出積極評價。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當天在訪問斯洛文尼亞時表示,這一協議旨在解決雙方各自的關切,體現了相互尊重的精神,也是平等協商的結果。協議有利于中美經貿關系逐步恢復穩定正常發展,有利于為正在下行的世界經濟注入信心,有利于為全球貿易秩序帶來穩定性。當天在卡塔爾參加多哈論壇的美國財長姆努欽表示,與中國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是“歷史性的”,協議將有利于全球經濟增長。
“非常積極的進展”,美國商會常務副會長兼國際事務總裁薄邁倫第一時間對中美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表示歡迎。他稱,在年底假期前取消原定提升的關稅,避免增加消費品和服務的成本,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受人歡迎的禮物。這為第二階段協議奠定了基礎,“我們呼吁兩國政府繼續努力,爭取在6個月內達成最終協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這份協議不僅將避免對美國進口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征收新的關稅,還將避免中國征收新的報復性關稅。貿易戰停火正是美國經濟所需要的,過去4個月,美國工廠活動每個月都在收縮。停火將讓美國的工廠和農場大松一口氣。“德國之聲”14日援引美國農會聯合會會長杜瓦爾的話說,貿易爭端開始前,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第二大銷售市場,而現在已經跌到第五位。“重開貿易大門對于幫助農民重回正軌至關重要”。
受益的不止中美兩國。“世界經濟長舒一口氣”,韓國《朝鮮日報》15日稱,隨著中美經歷21個月貿易戰后就第一階段協議文本達成一致,此前因貿易緊張而陰云密布的世界經濟得以長舒一口氣。《韓國日報》發表社論稱,雖然中美僅就第一階段協議達成一致,但這足以刺激全球企業的投資心理,全球股市一片飄紅。全球都對中美貿易戰這一不穩定因素得以控制和緩和而歡欣鼓舞。
“為更艱難的談判開辟了道路”
根據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的介紹,就第一階段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后,下一步雙方將各自盡快完成法律審核、翻譯校對等必要的程序,并就正式簽署協議的具體安排進行協商。路透社報道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雙方的目標是明年1月簽署協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維持對價值約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征收的25%關稅,并將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5%降至7.5%。《紐約時報》稱,中方表示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相關承諾,這表明兩國同意在未來達成新協議時取消更多關稅。
也有一些分析人士持謹慎態度。路透社14日稱,中美貿易協議談判總體向著積極方向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協議在執行方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中美就第一階段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畢竟美方此前多次表現出“棄約精神”。第一階段協議沒有涉及的“硬骨頭”問題怎么處理?
“現實情況是,該協議遠未解決桌面上的所有問題,而是為更艱難的談判開辟了道路。然而,雙方明顯的務實態度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香港《南華早報》14日刊發社評稱,就在不久前,這樣的協議還似乎不太可能達成,這次的進展是有意義的務實成就。文章認為,達成階段協議對雙方都有利。還有不到一年時間,特朗普就要競選連任,他需要拿出點什么,中國也需要減輕加征關稅帶來的壓力。
對于中美貿易爭端緩和,美國一些對華鷹派和特朗普的政治對手尤其失望。比如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挑刺稱,特朗普為換得中方購買大豆以及一些“不可靠的承諾”,“背叛了初衷”。這遭到特朗普的回擊。《華爾街日報》稱,舒默等民主黨人不可避免地批評該協議是對北京的投降。但是,這是選舉年的冷嘲熱諷。舒默并不介意美國經濟在2020年在貿易戰中受損,因為他的目標是讓民主黨人當選。
“貿易戰徒勞無益”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研究主任布蘭切特在接受《環球時報》特約記者采訪時認為,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最大亮點或許并非體現在內容上,而是定基調,將具有推進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協議的承前啟后性。“第一階段協議達成,對美中雙方來說都是勝利”。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這次中美貿易紛爭的起起伏伏也充分印證一個道理:打貿易戰不會有效,對話協商才是兩個大國正確的相處之道。“貿易戰徒勞無益”,美國《大西洋月刊》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到2020年,貿易戰可能會讓全球經濟損失7000億美元。美國從“自殘”的貿易戰中獲益甚少。正如彭博社貿易專欄作家戴維·菲克林所調侃的那樣:“當一個國家決定不再打自己的臉時,這是一種解脫;不過要是沒有這一切,豈不更好。”
美國《商業內幕》稱,美國11月份零售額增幅低于預期,表明美國經濟正在遭受貿易戰沖擊。上月,美國制造業進一步陷入衰退,增加了其他行業拉動第四季度GDP增長的壓力。德國新聞電視臺15日稱,一年多的貿易戰讓美國明白,要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痛苦,自己也得感受痛苦。而且,貿易戰持續時間越長,中國對美國的依賴會越少,這將打擊美國企業。美國必須接受中國崛起。同時,兩國需要加強對話和合作,減少沖突,這有利于兩個大國,也有利于世界穩定。▲
●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溫燕 青木 ●柳玉鵬 魏輝 王偉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5日發布公告,對原計劃于當天12時01分起加征關稅的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暫不征收10%、5%關稅。在13日中美雙方宣布已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后,這一公告可謂水到渠成。美方已宣布取消原計劃于15日起對價值165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并減少此前加征的部分關稅。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經過一年多的貿易戰和艱苦磋商,首次就階段協議文本達成一致,這不僅對中美兩國是個好消息,也受到世界的歡迎。從損失慘重的美國大豆種植戶,到一度提心吊膽的世界各國商界人士,人們終于可以“長舒一口氣”。當然,階段性協議遠未解決中美之間的所有問題,剩下的分歧談起來可能更困難。而且在美國的政治環境下,已經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政治對手在挑特朗普政府的刺。不過,讓貿易戰從升級到緩和,實現加征關稅由升到降,已經是務實而重要的一步。正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4日所言,這一協議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國際社會的一致愿望。
“世界經濟長舒一口氣”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的公告還表示,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繼續暫停加征關稅。除上述措施外,其他對美加征關稅措施繼續按規定執行,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工作繼續開展。“中方希望,與美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妥善解決彼此核心關切,促進中美經貿關系穩定發展。”
法新社稱,在華盛頓和北京13日宣布在貿易談判中取得重大進展后,中方15日暫停對部分美國產品加征關稅。此前,作為“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一部分,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取消針對中國產品的新關稅。中國商務部13日宣布與美國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包括逐步降低關稅、保護知識產權等。這是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經歷21個月僵局后取得的一項重要突破。
對于第一階段協議,中美雙方14日都給出積極評價。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當天在訪問斯洛文尼亞時表示,這一協議旨在解決雙方各自的關切,體現了相互尊重的精神,也是平等協商的結果。協議有利于中美經貿關系逐步恢復穩定正常發展,有利于為正在下行的世界經濟注入信心,有利于為全球貿易秩序帶來穩定性。當天在卡塔爾參加多哈論壇的美國財長姆努欽表示,與中國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是“歷史性的”,協議將有利于全球經濟增長。
“非常積極的進展”,美國商會常務副會長兼國際事務總裁薄邁倫第一時間對中美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表示歡迎。他稱,在年底假期前取消原定提升的關稅,避免增加消費品和服務的成本,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受人歡迎的禮物。這為第二階段協議奠定了基礎,“我們呼吁兩國政府繼續努力,爭取在6個月內達成最終協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這份協議不僅將避免對美國進口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征收新的關稅,還將避免中國征收新的報復性關稅。貿易戰停火正是美國經濟所需要的,過去4個月,美國工廠活動每個月都在收縮。停火將讓美國的工廠和農場大松一口氣。“德國之聲”14日援引美國農會聯合會會長杜瓦爾的話說,貿易爭端開始前,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第二大銷售市場,而現在已經跌到第五位。“重開貿易大門對于幫助農民重回正軌至關重要”。
受益的不止中美兩國。“世界經濟長舒一口氣”,韓國《朝鮮日報》15日稱,隨著中美經歷21個月貿易戰后就第一階段協議文本達成一致,此前因貿易緊張而陰云密布的世界經濟得以長舒一口氣。《韓國日報》發表社論稱,雖然中美僅就第一階段協議達成一致,但這足以刺激全球企業的投資心理,全球股市一片飄紅。全球都對中美貿易戰這一不穩定因素得以控制和緩和而歡欣鼓舞。
“為更艱難的談判開辟了道路”
根據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的介紹,就第一階段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后,下一步雙方將各自盡快完成法律審核、翻譯校對等必要的程序,并就正式簽署協議的具體安排進行協商。路透社報道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雙方的目標是明年1月簽署協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維持對價值約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征收的25%關稅,并將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5%降至7.5%。《紐約時報》稱,中方表示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相關承諾,這表明兩國同意在未來達成新協議時取消更多關稅。
也有一些分析人士持謹慎態度。路透社14日稱,中美貿易協議談判總體向著積極方向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協議在執行方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中美就第一階段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畢竟美方此前多次表現出“棄約精神”。第一階段協議沒有涉及的“硬骨頭”問題怎么處理?
“現實情況是,該協議遠未解決桌面上的所有問題,而是為更艱難的談判開辟了道路。然而,雙方明顯的務實態度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香港《南華早報》14日刊發社評稱,就在不久前,這樣的協議還似乎不太可能達成,這次的進展是有意義的務實成就。文章認為,達成階段協議對雙方都有利。還有不到一年時間,特朗普就要競選連任,他需要拿出點什么,中國也需要減輕加征關稅帶來的壓力。
對于中美貿易爭端緩和,美國一些對華鷹派和特朗普的政治對手尤其失望。比如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挑刺稱,特朗普為換得中方購買大豆以及一些“不可靠的承諾”,“背叛了初衷”。這遭到特朗普的回擊。《華爾街日報》稱,舒默等民主黨人不可避免地批評該協議是對北京的投降。但是,這是選舉年的冷嘲熱諷。舒默并不介意美國經濟在2020年在貿易戰中受損,因為他的目標是讓民主黨人當選。
“貿易戰徒勞無益”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研究主任布蘭切特在接受《環球時報》特約記者采訪時認為,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最大亮點或許并非體現在內容上,而是定基調,將具有推進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協議的承前啟后性。“第一階段協議達成,對美中雙方來說都是勝利”。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這次中美貿易紛爭的起起伏伏也充分印證一個道理:打貿易戰不會有效,對話協商才是兩個大國正確的相處之道。“貿易戰徒勞無益”,美國《大西洋月刊》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到2020年,貿易戰可能會讓全球經濟損失7000億美元。美國從“自殘”的貿易戰中獲益甚少。正如彭博社貿易專欄作家戴維·菲克林所調侃的那樣:“當一個國家決定不再打自己的臉時,這是一種解脫;不過要是沒有這一切,豈不更好。”
美國《商業內幕》稱,美國11月份零售額增幅低于預期,表明美國經濟正在遭受貿易戰沖擊。上月,美國制造業進一步陷入衰退,增加了其他行業拉動第四季度GDP增長的壓力。德國新聞電視臺15日稱,一年多的貿易戰讓美國明白,要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痛苦,自己也得感受痛苦。而且,貿易戰持續時間越長,中國對美國的依賴會越少,這將打擊美國企業。美國必須接受中國崛起。同時,兩國需要加強對話和合作,減少沖突,這有利于兩個大國,也有利于世界穩定。▲
環球時報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