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宣元
摘 要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為了滿足國民所需,我國的水稻種植面積逐步擴增。為了有效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分析了當前水稻病蟲害種類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以期能夠減少水稻病蟲害的發生。
關鍵詞 水稻;病蟲害防治;重慶市忠縣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4.016
水稻栽培過程中,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要,而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效率直接影響水稻產量。隨著當前生態環境的惡化,全球變暖趨勢的增強,水稻作物的病蟲害防治難度系數不斷增加。因此,深入探討水稻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并且結合問題所在“對癥下藥”,提出切實可行的改善對策意義顯著。
1 水稻病蟲害的常見類型
1)立枯病。立枯病是水稻作物常見的病害,基本出現在旱育階段,水稻旱育秧秧苗三葉一心至六葉一心時,最易發生此病,且此病發生不受地域限制。種植區域溫度低且晝夜溫差大,土壤為堿性,水稻光照不足時易感染立枯病,感病后植株易折斷,嚴重的會導致植株莖部腐爛,甚至出現植株死亡現象。2)二化螟。二化螟又被稱為鉆心蟲,主要為害水稻的根莖,導致水稻出現枯心苗或枯鞘。水稻抽穗期特別容易出現白稻穗及枯稻穗,初熟階段經常出現蟲傷植株及半枯稻穗的情況。
3)水稻象甲。水稻象甲幼蟲多在水稻根部啃食水稻根須,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成蟲存在于秧苗的基部位置,接近黃昏時順著根莖部爬到葉尖,大量啃食葉子,并將蟲卵產在葉片上進行繁殖。此外,稻水象甲成蟲還是枯萎病的元兇,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植株死亡。4)稻瘟病。水稻氮肥較多、栽插過密、雨水較多、濕度較大的情況下易發生。5)稻曲病。在水稻抽穗、揚花期以及灌漿期極易發生。6)二化螟。早期表現為植株枯死,中期表現枯心,后期表現為枯穗。7)稻縱卷葉螟。是將植株葉片中、上部卷起來,然后啃食葉片背面,影響水稻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長,從而影響產量。8)稻飛虱。在水稻生長中、后期出現,繁殖速度快,吸食植株中下部,使植株枯黃、枯死。
2 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重視
我國是農業大國,而水稻作物又是基本糧食作物,社會各界十分關注水稻的種植情況,也十分關心水稻病蟲害的防治質量。但是當前水稻病蟲害的防治環節還是存在很多突出性問題,部分種植者不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甚至直接忽略病蟲害防治工作,導致后期病蟲害大暴發。另外,很多水稻農戶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前期的防治和維護工作做得不到位,甚至刻意將前期防治的次數減少。此外,還有很多水稻種植者缺乏正確的理念,僅僅憑借生產經驗種植,導致大量蟲卵在田間累積,影響水稻作物后期的健康生長,經濟效益始終得不到保證[1]。
2.2 對于病蟲害的綜合性防治不重視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很多農戶只應用化學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認為只有農藥才能夠保障防治效果,忽略了其他防治技術的應用。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僅僅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會嚴重影響水稻的生長,還會對生態環境產生極大威脅,甚至會影響到糧食安全問題。
2.3 對農藥品種的選擇不夠重視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很多農戶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病蟲害的防治日期上,充分參考農業植保部門的建議,選擇適宜日期完成噴藥工作,但是并沒有結合水稻病蟲害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藥物種類,導致種植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還有很多農戶沒有結合農業植保部門的相關要求完成病蟲害防治農藥的合理搭配,甚至購買的藥品并不是從正規的農藥商店購買的,僅僅關注眼前利益,一味地降低農藥的采購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藥物質量問題出現的概率。此外,很多小商販售賣的農藥為高毒性農藥,如果超量使用會導致水稻農藥殘留,對生態環境產生一定影響。
3 有效提高水稻病蟲害防治水平的對策
3.1 加強技術以及教育支持力度
人們通常只注意水稻蟲害,不注意病害,而水稻立枯病、稻瘟病等病害都會對水稻有致命影響,導致水稻大量減產,甚至絕收。因此,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緩。要向廣大農戶宣傳水稻病蟲害防治知識,幫助廣大農戶樹立正確理念,更好地完成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實際防治環節,可展開技術下鄉活動,向廣大農戶宣傳普及病蟲害防治知識,解答農戶提出的疑問,并進行技術宣傳,同時附以圖片、資料說明。此外,應發揮現代技術手段的優勢,例如手機、網絡、電視等,讓廣大農戶全方位了解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增強防治理念,采用科學的防治方法,有效防治病蟲害[2]。
3.2 加強農藥監管力度
從全局層面分析管理機制,切實保障農藥處理及管理控制的效果。重點關注基層管理體系及運行活動,盡可能形成農藥公司連鎖經營模式,保障廣大農戶得到安全監督機制的支持,購買到的病蟲害防治藥物均安全有效。同時,可結合農藥監管市場實際情況,嚴格治理監督,切實保障市場運行的和諧與穩定。
3.3 增強法律法規建設
有關部門必須清醒意識到法律法規對生產的指導價值,并為廣大種植者提供有效的幫助,堅決落實病蟲害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保障水稻種植水平的強化提升。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農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大目標才能夠順利實現[3]。
3.4 優化種植機制
對水稻種植而言,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容忽視。相關部門應深入探索病蟲害的短期特征及管控工作,深入貫徹落實更具針對性的管理工作。同時,在保障工作穩定有效的前提下,強調經濟管理效果的全方位升級,保障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效果,實現系統升級種植機制的目標。此外,要深入分析病蟲害藥物管理項目,不能過分依賴農藥,借助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提升病蟲害的防治水平,促進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環保化目標的實現,達到農藥減量使用的要求,真正使水稻生長質量得到保證。
3.5 合理利用植保機械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農用植保機械的應用可以大大改善病蟲害防治效果,節約時間,節省勞動力,提高防治效率。政府部門可適當加大農機購買補貼力度,加大植保農機的普及力度,并做好宣傳推廣工作,促使農戶學會并熟練掌握使用農機,以提高植保農機的使用力度,進而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3.6 采用物理、生物方法防治水稻病蟲害
1)清除田邊雜草,減輕水稻病蟲害程度。2)水稻田中掛殺蟲燈、黏蟲板防治蟲害。3)合理采用稻田養魚、稻田放鴨模式,使水稻生產更綠色、環保[4]。
4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水稻病蟲害的防治環節還存在很多問題,相關人員如果不引起廣泛關注,將直接影響作物的產量,影響廣大水稻種植者的核心利益。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關注水稻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全方位普及和推廣相關的防治策略,讓廣大種植者正確認識到水稻病蟲害的預防、防治手段,合理使用農藥,真正提升防治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盡可能降低水稻病蟲害帶來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 吳建明.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防止對策[J].上海農業科技,2008(4):107-108.
[2] 農程.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南方農業,2014,8(21):23-24.
[3] 劉曉飛.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防治對策[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5(12):20.
[4] 袁秀文.水稻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農業,2018(11):22-2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