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國 劉愛忠 王國華 吳友亮
摘 要 油茶是一種常見的經濟作物,優質油茶的經濟價值相對較高。基于此,從選地與整地、油茶品種選擇、播種育苗水肥管理、移栽水肥管理、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6個方面對常德市油茶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與概括。
關鍵詞 油茶;優質栽培技術;湖南省常德市
中圖分類號:S794.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4.017
綜合目前的油茶種植情況,在當前背景下加強油茶作物的種植研究,具有較高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在理論意義層面,加強油茶作物栽培技術的研究,能夠為今后常德市油茶種植技術的提升提供相對比較完善的理論基礎,從而使油茶種植技術理論能夠得到進一步豐富;在現實意義層面,加強油茶種植的技術研究,能夠為油茶種植技術提供方法論,對技術人員提升栽培技術起到一定的關鍵作用,有利于提升常德市的油茶作物長勢。
1 選地與整地
油茶的種植要求相對比較苛刻,需要滿足多方面要求才可培育出優質油茶。油茶喜溫暖,怕寒,且溫度驟然變化會導致油茶花朵和果實掉落,因此生長過程中對溫度的要求較高。一般情況下,氣溫要保持在14~22 ℃,年平均氣溫穩定在16~18 ℃,開花期間溫度保持在12~13 ℃,最低氣溫必須高于0 ℃,最高氣溫不能超過30 ℃。在油茶種植過程中,要注意地面的鋪設和整理。油茶對土質的松散程度以及肥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整地工作中,應定時定期進行土地整理,從而使油茶的整地工作能夠對油茶生長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1]。
具體的整地方式有帶墾、穴墾兩種。采用帶墾的方式時,在整地過程中需要注意環繞著種植油茶的山坡進行水平開帶工作,寬度的設置一般在2.5 m左右。而采用穴墾的方式相對比較簡單,一般按照固定的行間距進行定點開挖,保證油茶作物的生長即可。在整地工作完成后,需要對油茶種植的密度進行控制,一般合理的密度為每667 m2種植油茶107~154株。在挖坑工作完成后,要對油茶作物的各生長區域采取施基肥的措施,通常采用廢物肥或其他作物遺棄物料等作基肥,同時注意加石灰作為除菌劑。整地工作相對比較細致,因此需要油茶種植技術人員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2]。
2 油茶品種選擇
要想保證油茶產量,油茶品種的選擇非常重要。油茶品種的選擇應考慮種植地的土壤條件和氣候因素,以保證油茶創收。當前各油茶品種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出油率較高的品種抗病性差,而抗病性好的品種則存在產量低的缺陷,這些問題給油茶品種選擇帶來了一定困難。湖南省較為常見的油茶品種為普通油茶、湘林系列油茶、長林系列油茶、常德鐵城1號等,優質油茶每667 m2
的鮮果產籽量可達1 200 kg,而出油率為26%~30%。結合常德市當地的土壤狀況來看,最適合種植的品種當屬普通油茶[3]。
3 水肥管理
3.1 灌溉管理
在播種育苗期,澆水以早上和晚上為好,避免在中午澆水,同時要注意雨后及時排水。在移栽完成后,由于油茶喜歡潮濕的環境,田間必須要有充足的水分。一般在植株正式進入生長期之前,不適合澆過多的水,而要等到整地工作完成之后7天左右,開始進行灌溉工作,具體應根據天氣、土壤質地及土壤水分狀況靈活掌握。油茶的穴內具有良好的保墑作用,因此應以澆小水為宜。另外在施肥過后,要保證施過肥的土地保持濕潤狀態,因為這種條件下才更有利于油茶生長。夏季陽光照射時間較長,氣候比較干燥,所以應該加大灌水量,同樣在雨季則要做好排澇工作。立秋前后是旺盛生長期,油茶需水量增多,需要每4~5 d澆1次水。為了保證油茶的出籽量,在灌溉管理過程中,需要實時監控油茶植株的生長狀況,并根據生長情況合理增加澆水量[4]。
3.2 施肥管理
油茶不同于其他經濟作物,在幼苗期就要及時進行施肥。一般情況下,氮肥是其首要選擇,然后再使用磷肥和鉀肥作為輔助肥料。3種肥料共同作用才能保證油茶幼苗茁壯成長。在底肥足夠的情況下,定植后當年可以不用施肥,然后在次年撒施2次肥料。施肥要根據季節和溫度的不同要選擇合適的肥料,如冬季要撒施一些速效肥以增強果樹的抗寒性,保證果樹可以順利地度過冬季。在油茶播種期間施肥需要注意肥料不能接觸植株的根部,以免對植株的生長產生一定危害。
4 田間管理
4.1 撫育工作
在油茶播種工作完成后的第1年,為保護油茶幼苗的根部,切忌進行撫育等對根部有傷害的工作。而從次年開始,每年都要進行1~3次撫育工作,其主要包含松土、清除雜草等工作。
4.2 整形修剪
為了保證油茶的產量和出油率,要對油茶進行適當整形修剪。整形修剪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第2年的2月進行。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整形,因此要將主干控制在0.5 m左右。經過修剪,樹冠叢呈開心狀,使油茶林遠看比較美觀得體。在進行油茶的修剪工作時,需要注意在整形的基礎上,依據樹齡采用疏梢、短截、回縮、截桿等措施,對油茶樹的枝、花、果進行整理、調控,從而調節樹體的生長和結實,使之形成合理的樹形結構和豐產樹冠。
5 病蟲害防治
炭疽病是對油茶作物威脅最大的病害,因此防治需要在整地階段就開始排查,清除病原體。在發病高峰期,則要使用波爾多與茶麩水的混合液,定時對油茶生長區進行噴涂,防止出現炭疽病。蟲害防治主要是針對介殼蟲、茶籽象甲等進行殺滅,一般采用敵百蟲殺蟲劑以及人工殺滅的方式進行清除。上述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可以結合使用生命素,從而在清滅油茶病蟲害的同時能夠促進油茶植株更好地生長。
參考文獻:
[1] 張國寶.油茶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探究[J].現代園藝,2018(16):74-75.
[2] 莫宇涵.油茶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15(15):115.
[3] 黃侃.油茶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南方農業,2014,8(30):85-86.
[4] 陳彥鏡.關于油茶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4,34(1):81,83.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