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國
摘 要 提高環境質量已成為城市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提升城市景觀設計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打造園林精品工程。但是園林綠化工作單位因為技術水平不足、追求速成等原因對綠化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工程質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如何打造出符合人們需求的高品質園林樣板工程是一直在努力和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綠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4.031
1 提高綠化建設方案質量,搭好綠化建設的框架
1.1 后工業時代景觀生態規劃綜合性設計理念
城市綠地系統是由城市中各種類型和規模的綠化用地組成的整體。它是由一定質與量的各類綠地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綠色有機整體,即城市中不同類型、性質和規模的各種綠地共同構建成一個穩定持久的城市綠色環境體系,是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國著名景觀設計師麥克哈格最先倡導景觀設計生態規劃,即運用生態可持續性理念進行景觀設計。因此,城市的綠化建設不是獨立的、單一的,需要配合城市的近、遠期總體規劃,在生態效益方面,起到維持和改善城市區域范圍內的大氣碳循環平衡,調節城市溫度、濕度、凈化空氣、水體和土壤,促進城市通風、減少風害、降低噪音等功能;在社會效益方面,創造城市景觀,為居民提供休閑、保健場所和文化科教園地;在經濟效益等方面,配合城市總體規劃為居民提供多層次、多功能、多效益的服務,以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1.2 制定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
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是提高綠化建設的重要保證。由于我國的園林設計起步較晚,我國目前的園林設計仍在雛形期,沒有嚴格的標準,很難從某項標準上評價一個設計的好壞。因此,在景觀設計的方案初期,一個先進成熟的景觀設計理念配合滿足場地的功能性需求顯得至關重要,同時需要邀請相關專家配合綠化建設主管部門協同合作,篩選切實可行的高質量設計方案,為打造高品質的園林綠化工程做好基礎。
建設主管部門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建設和節約并重、發揮綠地功能為主景觀為輔的方針,走勤儉節約、科學建綠的道路,加大城市中心區綠地建設,以全面保護自然區域為前提,以節水、節能、節約資金為目標,以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為支撐,全面開展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在建設中少走誤區,真正做到少投入、高回報。
1.3 將地域特色融入綠化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底蘊
發揮城市園林綠化所具有的獨特自然屬性與文化屬性,滿足人們的文化和藝術享受。城市園林綠地是一個城市的宣傳窗口,設計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滿足自然屬性的前提下,根據園林綠地的類型,挖掘深層次的地域、歷史等內涵,適當地賦予其文化宣傳、科普教育等功能,突出當地民俗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蘊。
1.4 注重綠化建設的生態效益,避免過分強調立竿見影
1)因地制宜,避免大動土方,過分追求特色。近年來,由于觀念和認識的偏差,園林綠化建設中存在著注重視覺特色而忽略環境效益的現象。部分設計單位為了追求方案的別具一格,在方案設計時大量改變原有地塊,挖湖筑山,填湖造園,各種奇花異木漂洋過海,不僅違背自然規律,還造成大量的資金浪費。在具體方案推敲階段,應更多地考慮場地功能屬性,注重其生態的可持續性,自然中見規矩,更多地選用當地特色樹種,提高植物成活率,科學地發揮園林的生態功能和環境效益。
2)合理鋪設草坪,園林綠化用地更應多注重其生態效益。許多城市為讓綠化速成,不顧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盲目種植大面積的草坪以取代栽樹。雖然草坪綠化見效快,可生態效益卻遠不如樹木。專家認為,從投入來看,樹木和草坪的投入比例為1∶10,而產生的生態效益比卻為30∶1,相同面積的樹木制氧能力是草坪的幾十倍,樹木在改善城市小氣候、凈化空氣、減少熱量、降低噪音等方面也比草坪強20多倍。而且,據有關資料,每平方米草坪“喝”一次水需要1.2 t。草坪的修剪、除草、澆灌、病蟲害防治等也遠超出以樹木為主的綠地管理。
2 把控園林綠化創建工作,為綠化建設注入血液
2.1 加強各部門配合
園林綠化的創建工作是一個有機的聯合體,需要各部門的積極溝通與配合。已經敲定的設計方案在真正的施工過程中也會存在誤差,這就要求施工方在發現問題后及時與設計方進行溝通處理,設計方針對現場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圖紙的更正。管理部門、監理、設計方和施工方應定期開會針對現場存在的問題進行溝通協商,使施工進程可以順利推進。
2.2 把控施工質量,組織專業化的施工團隊
為了將設計方案落實到實處,充分體現設計思路與藝術效果,在施工團隊的選擇時應選擇具有較為專業的施工團隊。施工方必須具備較為扎實的專業施工能力,嚴格遵循圖紙意圖施工。目前,存在施工團隊沒有充足的綠化施工資質,甚至缺少專業技術人員,通過掛靠在大公司等形式進行工程項目的承接,甚至出現二次分包現象,導致園林綠化施工水平低,建造的項目效果與方案效果相差較大。對于此類現象,建議加大對園林工程的招標審核力度,在施工過程中,甲方應對乙方團隊進場施工前做一次考核,考核其是否具備按圖紙、按甲方要求施工的能力,同時甲方同監理單位應不定時進行項目進度、施工質量抽查,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保證施工質量。
3 做好園林綠化管理工作,激活綠化建設的脈搏
3.1 提高管理人員專業水平
加強對專業管理人員、養護技術工人的定期培訓,提高其業務管理能力、技術能力,這是提高養護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在日常的養護管理巡查中發現,部分養護人員為了節省投入,在管理巡查人員發現問題時,養護人員對問題進行搪塞處理,因此管理人員也需及時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避免被養護人員蒙混過關。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綠化養護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斷提高,這也要求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應定期參加培訓學習,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以節省投入,保證養護效果。
3.2 及時到位的養護管理工作
在園林綠化工程完成后,對植被的養護管理應及時跟上。為了保證各類植被苗木的成長穩定性,必須采取系統化的管理養護工作。俗話說“三分種,七分養”,只有進行不斷的精心養護管理,才能確保各種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長勢,達到預期的景觀和生態效果。在日常巡查中發現,部分分包養護管理單位沒有對其負責的養護區域進行到位的管理,只是隨意安排幾個養護工,不定期地對植被進行養護,缺乏指導和技術支持,導致養護期間內病蟲害失控、養護不當、苗木大量死亡、長勢不良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影響預期效果。作為園林綠化施工單位,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及時編制詳實的養護手冊用于指導養護工作,并安排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在養護期間內定期到現場進行檢查和指導,以保證達到預期的景觀效果和生態效果。
3.3 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無規矩,不成方圓。目前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對于綠化養護管理都有明確、統一及較為完善的考核標準,而蘇州市的養護管理考核工作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導致管理單位對于養護單位的考核績效評判無科學、完善的條例可依循。因此,應盡快擬定相關標準,并盡量各區達成一致,使其形成統一的標準來彌補這一不足。不僅需要對養護管理單位進行有法可依的完善,對于監理單位的約束力這方面也需提高,管理單位無法對監理單位形成有效的約束力便難以發揮監理單位應該起到的作用。因此對監理單位也應建立完善的考核標準,以督促、提高監理單位的工作水平能力,使其有法可依,有規可循。
4 結語
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中,要想使生態環境得到保持,生產與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城市的園林綠化工作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維持城市生態平衡和美化城市市容,需要不斷提升景觀設計理念,保持與時俱進,同時需要參與園林綠化工作的所有人員齊心協作,才能全面提高園林綠化的建設水平,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生存環境。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