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
在老齡化社會,怎樣與衰老和平相處,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變老并不只是簡單的年齡增長,往往還伴隨著聽力、記憶力、消化功能、活動能力的衰退等。這些逐漸衰退的感官、行動不便或是疾病,給老年人帶來了很多困擾。面對衰老這個話題,老年人也需要不斷修煉提升,放下執念,遵循自然規律。
90歲老人跟睡眠較勁兒
劉女士的姥姥、姥爺今年都90歲了,然而,兩位老人對待衰老這件事心態卻大不相同。最近一段時間,姥爺又跟睡覺這件事較上了勁兒,因為老人總覺得白天沒精神,夜里也睡不好,情緒不佳。偶然間發現喝咖啡可以提神,于是老人就讓孩子們給他買咖啡喝,而且每天都喝。鄰居們知道后常開玩笑,見面都說:“老爺子真時髦!”其實,老人喝咖啡根本不是趕時髦,只是接受不了人老了睡覺不如以前這個事實。
在對待衰老這件事情上,相比于姥爺的“激進”,同樣90歲的姥姥就要淡定很多。
消極面對20年來很少下樓
有些老人,因為接受不了“上了年紀”這個事實,旺盛的精力用錯了地方,給家人帶來了不少困擾。但也有些老人只是消極接受,早早地喪失了活力。
吳大爺早年擔任軍官,從部隊退役后在政府工作多年,依然保留著干練的行事風格和軍事化的身體姿態,在家里沙發上看電視都坐得筆直。幾年前,他從政府部門退休,退休后,依然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染黑頭發,每天早晨堅持跑步,看上去只有四十歲的樣子。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不是退休,是職業生涯的第二春開始了。”吳大爺沒時間看孫子,他每個月出一萬塊錢聘保姆,自己則忙于“新事業”。他討厭談到年齡,也不喜歡回憶。不料后來,吳大爺的生意遭遇詐騙,數百萬的投資打了水漂。這幾年,吳大爺的“職業生涯第二春”從開拓進取變成討債要錢。
八十多歲的宋老先生自退休以來已經二十年沒怎么下過樓了。宋老先生家住二樓,樓層不高,自己行動也沒問題,可他就是習慣過“宅生活”,每天只是讀讀報紙,看看電視。宋老先生不鍛煉,也沒有什么社交生活。每天,孩子們都輪流值班來做飯,隔三岔五組織個全家聚會。這就是宋老先生生活的全部內容了。一年當中,也就過年和過生日大聚會的時候,宋老先生會下樓坐車去參加大家庭的宴會。自從退休,宋老先生就一年比一年話少,孩子們看著都很著急,可是無論做什么都改變不了宋老先生的消極心態。
科學的衰老觀念是怎樣的
那么,到底應該如何面對衰老呢?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解釋:衰老是必然的生理過程,隨著步入老年,身體器官、生理功能會不斷退化。這些退化可以通過預防和合理的治療來得到維持和改善。老年人要正確認識衰老,強化保健意識,進行自我管理,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年人要積極認識衰老,優雅向老,智慧向老,積極向老。
專家也表示,衰老是一種自然規律,如果人老了還要求和年輕時一樣精力旺盛是不可能的,要遵循自然規律,放下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