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于鵬
摘要:中國工業4.0戰略的提出,正在推進企業運營管理模式的轉變。文章以2015~2017年的A企業為例,采用Malmquist TFP指數和相關分析法,研究了工業4.0和企業運營收益的邏輯關系,驗證了開展工業4.0能夠逐步提高企業的運營收益。
關鍵詞:工業4.0 運營管理;投資收益率;全要素生產率;相關分析
一、引言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著我國傳統經濟結構和社會秩序,企業所處環境由傳統的經濟物質環境轉變成以網絡為媒介、客戶為中心的信息經濟環境。工業4.0作為高科技戰略的代表,正在改變企業原有的運營模式和方法,通過幫助企業業務模式、產品技術等各方面的協同創新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企業運營管理作為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工業4.0戰略得以發揮作用的關鍵。
二、工業4.0背景下的企業運營管理
工業4.0的概念最早由德國于2013年4月正式提出,德國認為近現代的人類已經歷三次工業革命:18世紀末引入機械制造設備的工業1.0;20 世紀初以電氣化為基礎導入大規模生產方式的工業2.0;20世紀70年代引入IT技術和信息化的工業3.0。隨著物聯網技術和制造業服務化而興起,該國提出了工業4.0概念。我國國務院在2015 年提出中國的工業4.0戰略——“中國制造2025”,政府領導各行業由低成本制造向高科技制造轉變,使得產業的組成部分——企業需要進行對應的產業轉型和升級。特別是工業4.0戰略在企業運營管理方面的影響,它通過提倡分散式增強型的運營控制,使企業建立起個性化和數字化的運營模式。
個性化和數字化的運營模式,又使得企業運營管理進一步突破傳統制造業以往生產和控制的束縛,擴充到非制造業的運營過程和系統設計上。不同于傳統的企業運營管理,現在的企業運營管理涵蓋了運營戰略的制訂、運營系統的設計及運行等多個層次,由運營戰略、新產品開發、產品設計、采購供應、生產制造、產品配送到售后服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價值鏈”,企業運營管理變成了對企業從投入到產出全過程的綜合性管理。
三、Malmquist TFP指數法
Malmquist TFP指數法是全要素生產率的代表性方法,全要素生產率用于分析各因素如投入要素增長、技術進步等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它可以分解為技術效率變化、技術進步和規模效率變化三個部分。因工業4.0是通過完成產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數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術的模塊集成影響企業運營管理,主要表現在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層次,所以使用技術進步效率和技術效率的乘積結果代表工業4.0對企業運營管理的影響值。又因為企業運營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使企業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所以用運營管理的投資收益率即運營管理收益與成本的比率代表企業運營管理的成效。
Malmquist TFP指數法中假設(xt+1,yt+1)和(xt,yt)分別為(t+1)時期和t時期的投入和產出向量;D0t和D0(t+1)分別為以t時期的技術為參照,時期t和時期(t+1)的距離函數,其表達式如下:
M0(xt+1,yt+1,xt,yt)=■×■■■(1)
四、實證研究
(一)研究對象和數據來源
A企業于2012年就研制成功i5數控系統(i5即指工業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有效集成),屬于較早引入工業4.0戰略的國內企業之一。雖然A企業在2012年就開始使用工業4.0,但工業4.0從單項應用到綜合集成需要較長時間,根據以往文獻選擇2015~2017年A企業的技術人員人數、技術經費和專利個數作為投入指標,運營管理的投資收益率作為產出指標進行研究,數據主要來源于A企業的企業年度報告和巨潮數據庫。
(二)研究結果分析
基于Malmquist TFP指數理論,通過lingo6.0軟件計算所得結果如表1。
由表1可知,2015年到2017年的A企業,其工業4.0的影響值分別提高了2.66%和6.51%。2015年剛引入工業4.0對A企業的運營管理技術方面的提升較慢,但隨著對工業4.0的理解加深和相關技術運用熟練度的提高,到2017年其技術效率和進步的提升幅度開始加快。
將工業4.0的影響值作為自變量,企業運營管理的投資收益率作為因變量,運行SPSS21.0軟件所得結果如表2。
由表2可見,工業4.0與A企業運營管理的投資收益率在顯著性0.05的水平上呈較強的正相關關系,工業4.0的引進極大地推動了A企業運營管理在投資收益方面的增長。
五、結論與展望
通過Malmquist TFP指數和相關分析法,得到了工業4.0與企業運營管理在投資收益方面存在正相關關系的結果,從定量的角度證明引入工業4.0能夠促進運營管理投資的減少和收益的增加,有利于企業運營管理的發展。但因為工業4.0戰略在我國的開展不久、時間較短,所得數據較少,本文局限于工業4.0對企業運營管理在其投資收益方面的定量分析,以后可以進行工業4.0對企業運營管理在其他方面的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1]劉雪松.“工業4.0”背景下政企合作模式述評與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18 (20).
[2]王建軍.論企業運營管理現代化[J].企業管理,2008(03).
[3]丁純,李君揚.德國“工業4.0”:內容、動因與前景及其啟示[J].德國研究,2014(04).
[4]柴雯,李君,馬冬妍.從工業4.0評估視角看我國兩化融合發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8(18).
(作者單位:劉婷,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于鵬,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于鵬為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