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強暉 熊俊芬 唐勇
摘要:針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這個重要稅收政策調整,結合現有的軍品增值稅政策,分析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軍品價格、民口單位參與裝備建設及對軍品采購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增值稅;軍品價格;裝備建設;稅收政策
從2016年5月1日開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全面推開。隨著國防工業管理體制和裝備采購制度的重大調整,裝備采購方式日趨多樣化,軍品行業界限正逐步被打破,稅金尤其是增值稅逐漸成為軍品價格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原有軍品稅收優惠政策也相應做出了重大調整,增值稅的征收或減免對軍品價格乃至裝備建設都有較大影響。為合理地確定軍品價格,促進軍民融合下的裝備建設,本文系統梳理了“營改增”的基本情況,結合目前軍品增值稅的政策,分析研究了“營改增”對軍品價格、民口單位參與裝備建設及對軍品裝備采購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營改增”基本情況及相關軍品增值稅政策
(一)“營改增”基本情況
營業稅和增值稅是我國兩大主體稅種,二者分立并行。營業稅,是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中實現的全部營業額征收的一個稅種,在計稅時不允許扣除上一環節已負擔的營業稅,主要涉及第三產業;增值稅,是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活動中實現的增值額征收的一個稅種,增值稅按增值部分征收,可逐環節抵扣,主要涉及第二產業。實施“營改增”后,可以消除貨物和服務領域稅收制度不統一,貫通服務業內部和二、三產業之間抵扣鏈條,從制度上消除重復征稅,改變流轉稅領域兩套稅制造成的稅負不公平狀況,促進各行業間稅負均衡。
(二)軍品增值稅政策
根據最新的財稅〔2014〕28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軍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規定,對納稅人銷售自產的武器裝備以及為武器裝備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可免征增值稅,采取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下發軍品免征增值稅合同清單的方式明確。軍隊采購的武器裝備和對武器裝備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免征增值稅合同清單由軍隊有關部門統一匯總后,向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報送。納稅人銷售給其他納稅人的武器裝備,免征增值稅合同清單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統一匯總報送。
軍品免征增值稅合同清單下發前已征收入庫的增值稅稅款,可抵減納稅人以后應繳納的增值稅稅款或者辦理退稅。
二、“營改增”對軍品價格的影響
(一)對于軍品生產、加工修理修配領域,有一定影響
按照現有的軍品增值稅政策,軍品生產、加工修理修配合同大都可納入軍品免征增值稅合同清單,其生產、加工修理修配的銷售收入免征銷項增值稅,而軍品生產、加工修理修配過程中取得的進項稅額無法抵扣,全部進成本,原來需要交納營業稅的外購成本,“營改增”后以含增值稅價格的形式計入成本,這部分成本主要涉及運輸、服務等業務,在軍品總成本中所占比例一般較小,因此,“營改增”對軍品價格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
需要指出的是,在軍品免征增值稅合同清單下發前已征收入庫的增值稅稅款,可辦理退稅。但按照稅法規定,以增值稅為計稅基礎之一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不予退(返)還。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業支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的負擔。
(二)對于軍品科研領域,影響較大
軍方科研經費基本上都是以往來票據作為收款憑證,由于科研經費渠道較雜、以及稅收流程和相關方的責任還不明確,整個軍品研制鏈條是否納入軍品免稅政策范圍尚不明朗。由于軍品科研和采購大都處于分離狀態,造成軍品科研沒有明顯的物權轉移特點,而且軍品科研中軟件、專利等知識產權問題一直存在產權歸屬不明確的問題,因而財稅[2014]28號文件也沒有明確是否涵蓋軍品科研合同。若繳納增值稅,勢必提高軍品科研價格,加大國防建設經費的投入,同時,整個研制鏈條都應征收,但目前科研配套采購這一環節基本可辦理免稅,因此,將軍品科研合同納入免征增值稅范圍的呼聲越來越迫切。對于軍品科研而言,是否征收及如何征收增值稅都將對軍品科研價格產生較大影響。
三、對民口單位參與裝備建設的影響
對尚未承擔軍品科研生產任務的民口單位,由于“民參軍”門檻高、準入難、機會少,即使具備了相應的技術、質量和管理水平,民口企業也較難獲得承擔軍品科研生產任務的機會。從“營改增”政策層面來看,沒有破除“民參軍”的上述制度障礙,對民口企業參與軍品科研生產沒有直接影響。
從長遠來看,“營改增”有利于促進社會專業化分工協作,隨著裝備采購相關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引導包括軍工企業在內的全社會企業更有意愿和動力對外采購技術、服務和產品,為民口企業創造更多承擔軍品科研生產任務的機會,有利于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
四、對軍品免稅或含稅采購的影響
在當前軍品免稅政策下,與軍隊直接簽訂合同的企業免稅清單由軍方統一報送,免稅是在產品的最終消費環節進行,不存在增值稅鏈條中斷問題;而與總承、分承單位簽訂軍品配套合同的企業,則是從國防科工局渠道進行報送,客觀上造成了增值稅鏈條的斷裂,隨著“營改增”和規范的增值稅征管體系的建立,進項增值稅納入成本計價問題將會更為突出,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國家的軍品免稅優惠,更會影響公平采購制度的建立完善。
若實施含稅采購政策,將能夠實現國家稅收征管體系的一致,減少軍品免稅導致的增值稅鏈條斷裂和稅收征管漏洞,有利于建立起公平開放、競爭擇優的裝備采購大市場。
五、對策建議
根據上述分析,針對增值稅稅收優惠范圍不明確,增值稅鏈條斷裂等問題,為更好鼓勵民參軍的積極性,發揮增值稅的稅收優勢,可以采用以下對策建議。
1. 明確將軍品科研納入免稅范圍。軍品科研是軍品生產經營的重要保障,應明確將軍品科研納入增值稅免稅范圍。明確免稅后,軍方及軍品科研單位按要求報送免稅清單。
2. 改革現行軍品免稅政策完善軍品增值稅減免或抵扣鏈條,不再對軍品的中間流轉環節實施免稅,只在軍品的最終消費環節進行增值稅減免。待時機成熟后,逐步實現軍品含稅采購。
3. 采用完全競爭、有限競爭、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等多種采購方式,選用固定價格、成本加定酬、成本加獎勵金等多種定價方法,倒逼裝備承制單位主動控制成本,積極開展配套層次產品競爭,以達到提升裝備性能、降低配套產品采購成本和裝備最終價格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石亞東.調整軍工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思考[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03).
[2]白景明.增值稅稅負與價格的基本關系[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3(02).
[3]李曉紅.稅法(第2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4]諶威,蔣國萍,鐘強暉.全面實施“營改增”對軍品價格的影響[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6(04).
*基金項目: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下民技軍用定價機制研究(編號:18BGL287)。
(作者單位:鐘強暉,海軍工程大學;熊俊芬,中部戰區總醫院漢口院區;唐勇,武漢東湖學院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