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銳

【摘要】 目的 研究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110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試驗組(6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開放手術治療, 試驗組采用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結果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69.15±8.71)min短于對照組的(91.33±11.25)min, 術中出血量(56.84±12.09)ml少于對照組的(102.37±24.16)m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應用于復雜性腎結石治療的效果較好, 能有效縮短手術時間, 減少術中出血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復雜性腎結石;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傳統開放手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026
腎結石是臨床常見的結石病, 其在青壯年男性群體中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復雜性腎結石是腎結石中治療難度較大的一種, 其主要是因為患者的結石位置特殊、結石體積大且結石分布面積較廣, 導致治療難以順利完成。但由于腎結石會對患者的腎功能造成嚴重影響, 因此在患者發病后需要及時給予其有效的治療措施, 避免對腎功能造成持續的損害。目前臨床上對腎結石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 雖能取得一定效果, 但不同的手術方式療效存在一定差異。本研究對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應用于復雜性腎結石治療中的效果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10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試驗組(60例)。對照組男27例, 女23例;年齡26~72歲, 平均年齡(43.95±9.36)歲。試驗組男34例, 女26例;年齡25~79歲, 平均年齡(43.87±11.7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實施傳統開放手術治療。主要是采用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保持平臥位, 行硬膜外麻醉處理, 于患者腎皮質和腎盂處開切口, 進入腹腔后對結石情況進行探查, 找到結石位置后將其緩慢推出, 并使用鉗夾將其取出, 完成取石后使用生理鹽水對切口進行沖洗, 縫合切口后完成手術。
1. 2. 2 試驗組 實施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同樣實施硬膜外麻醉處理, 保持俯臥位, 于腎盂處利用輸尿管鏡逆行置入F6輸尿管導管, 對患者患側腹部進行墊高處理, 采用18號腎穿刺針完成對患者的穿刺處理, 穿刺點選擇肩胛下線至11肋間腋后線之間, 將針芯拔出后有尿液流出時可將斑馬導絲置入, 使用F8筋膜擴張器進行擴張處理, 進入腎盂后利用腎鏡對結石情況進行全面探查, 根據實際情況對鈥激光頻率進行合理設定, 然后通過輸尿管將其置于結石所在位置, 從邊緣開始對結石進行粉碎處理, 并采用高壓水流將粉碎后的結石沖出體外, 對于直徑較大的結石, 應采用鱷嘴鉗將其取出, 手術后為患者留置F8雙J管, 并常規給予抗感染治療。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
1. 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 結石完全清除, 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且在治療后1年內未出現復發情況;有效:治療后, 結石大部分清除, 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 治療后1年內有少量新的結石出現;無效:治療后, 結石殘余量較大, 且臨床癥狀未得到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 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69.15±8.71)min短于對照組的(91.33±11.25)min, 術中出血量(56.84±12.09)ml少于對照組的(102.37±24.16)ml,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較為常見的疾病, 其主要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尿液中晶體物質濃度升高或溶解度下降, 過飽和狀態下析出晶體在局部生長和聚集并最終形成結石[1]。腎結石的發病原因較多, 其中機體代謝異常、尿路梗阻、感染及異物等均可致病, 發病后臨床癥狀以腰腹部絞痛、惡心嘔吐和煩躁不安等為主, 并且可伴有腹脹和血尿等情況, 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2]。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的病情復雜且治療難度較大, 患者在發病后通常無法開展正常生活, 導致其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目前臨床上對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的治療主要是采用手術方式, 通過手術將患者的結石排出體外, 以改善病情。傳統開放手術是以往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常見方式, 其主要是在患者的腹部開切口, 然后通過腎切開完成取石[3]。根據臨床實踐, 傳統開放手術能在一定程度上讓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 但手術切口較大, 手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高, 容易對術后恢復造成不良影響。同時, 傳統開放手術對患者的結石清除率有限, 容易出現結石殘留情況, 且患者治療后容易復發, 不利于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的提升[4]。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是近年來用于腎結石治療的微創手術, 其主要是借助腎鏡及鈥激光完成治療, 并且臨床研究表明其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5]。相對于傳統開放手術,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的手術切口相對較小, 并且手術實施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好的術野, 對全面清除結石有很大幫助。同時,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的操作相對簡單, 相對于傳統開放手術, 其手術時間更短, 術中出血量更少, 因此患者治療后的恢復速度相對較快, 能有效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 避免各種并發癥對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造成影響[6-8]。
本研究對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應用于難治性腎結石治療中的療效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 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應用于難治性腎結石治療的效果顯著, 且能有效縮短手術時間, 減少出血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馮燕.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對復雜性腎結石的療效觀察及血清學指標比較. 中國醫學創新, 2018, 15(36):89-92.
[2] 于泳, 朱穎. 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聯合單通道經皮腎鏡對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探討. 世界復合醫學, 2018, 4(4):90-92.
[3] 劉峰, 盧文勇, 匡自希, 等. 比較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療效.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8, 29(8):941-942.
[4] 楊凌博, 韓興濤, 張寒, 等.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對復雜性腎結石的療效觀察. 河南醫學研究, 2018, 27(7):1295-1296.
[5] 黃劍全. 探討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療效對比.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17(21):27-28.
[6] 于洪強. 研究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臨床效果. 中國農村衛生, 2016(12):25-26.
[7] 唐浩, 陳松寧, 楊水華. 經皮腎鏡聯合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 安徽醫藥, 2016, 20(2):341-343.
[8] 李永, 李翔. 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性腎切開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臨床療效比較. 智慧健康, 2017, 3(8):126-128.
[收稿日期:201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