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忠玉
【摘要】 目的 探析對食管炎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的效果。方法 82例食管炎患者, 根據用藥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1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療, 研究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莫沙必利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各癥狀積分及藥物不良反應(惡心)發生情況。結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吞咽疼痛、燒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積分分別為(2.18±0.28)、(2.23±0.34)、(2.18±0.36)、(2.09±0.32)分, 治療后分別為(1.53±0.31)、(1.13±0.34)、(0.98±0.12)、(0.86±0.26)分;研究組患者治療前的吞咽疼痛、燒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積分分別為(2.28±0.31)、(2.34±0.21)、(2.15±0.27)、(2.19±0.13)分, 治療后分別為(0.56±0.15)、(0.51±0.11)、(0.23±0.04)、(0.32±0.14)分;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吞咽疼痛、燒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吞咽疼痛、燒心、胸骨后疼痛及反酸積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食管炎患者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聯合治療, 可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 用藥安全性較高, 促使患者及早康復, 值得推廣。
【關鍵詞】 食管炎;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癥狀轉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059
食管炎屬于消化內科常見疾病, 該類患者多因食管黏膜損傷或刺激影響, 進而引發炎癥反應, 其刺激因素可分為化學性(強酸、強堿、烈酒等)、物理性(食管異物、燙的食物), 臨床上以反流性食管炎最為常見[1]。該類患者癥狀常表現為燒心、吞咽疼痛、胸骨后疼痛等, 可在任何一個年齡段患病, 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目前臨床主要以藥物治療該類患者, 其中埃索美拉唑更是食管炎治療常見藥物, 但臨床單一用藥效果并不理想。據相關研究, 埃索美拉唑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而莫沙必利具有改善胃腸道功能作用, 兩種藥物作用機制均對胃腸道功能有一定影響[2]。因此, 本文研究對食管炎患者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聯合治療,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將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食管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符合食管炎的診斷標準, 并知曉本次研究的內容, 及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意識障礙者或精神類疾病者;②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④對本次治療藥物過敏者。此外, 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根據用藥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1例。研究組患者的男女比為21∶20, 年齡22~68歲, 平均年齡(46.85±8.29)歲。對照組患者的男女比為22∶19, 年齡21~70歲, 平均年齡(46.42±8.4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6379)治療, 在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給藥, 40 mg/次, 1次/d;持續服用4周, 再根據患者病情恢復程度進行調整, 已治愈患者則予20 mg/次維持治療;未治愈者仍予40 mg/次保持治療。研究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莫沙必利(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90317)治療, 5 mg/次, 3次/d, 在餐前30 min用溫水口服, 持續給藥4周。密切觀察兩組患者用藥反應情況, 若有異常癥狀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干預。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各癥狀積分及藥物不良反應(惡心)發生情況。評估患者癥狀轉歸效果, 主要觀察的癥狀為吞咽疼痛、燒心、胸骨后疼痛及反酸, 各癥狀程度以0~3分計算, 分別表示治愈、改善、無變化、加重, 分數越高表示該癥狀程度越嚴重, 反之越輕。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各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吞咽疼痛、燒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吞咽疼痛、燒心、胸骨后疼痛及反酸積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發生惡心2例, 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8%(2/41);對照組發生惡心1例, 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4%(1/41);兩組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5, P>0.05)。
3 討論
據臨床研究, 食管炎發病機制除了與食管黏膜受損、刺激有關外, 還與其食管酸清除功能下降、胃排空延遲、食管反流屏障功能障礙等因素相關, 臨床以食管黏膜受損、刺激誘發最為常見[3]。同時, 該類患者若發生嚴重的胃容物反流癥狀, 亦破壞反流屏障、食管黏膜, 進而導致食管黏膜出現一系列炎癥反應, 給患者生活帶來巨大影響。
傳統臨床主要予該類患者抑制胃酸治療, 以埃索美拉唑藥物最為常見, 該類藥物屬于質子泵抑制劑, 其藥效可影響胃壁細胞氫離子、K+-ATP情況, 進而達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 且藥效持續時間較長、不良反應較少, 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胃酸分泌過多、反流現象, 以緩解患者燒心、發酸癥狀, 但對于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的食管炎患者而言, 單一抑制胃酸分泌的用藥治療并不理想[4]。
本文研究顯示,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莫沙必利治療, 經兩種藥物聯合給藥后,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吞咽疼痛、燒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吞咽疼痛、燒心、胸骨后疼痛及反酸積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莫沙必利屬于臨床常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藥物, 更是5-羥色胺4受體激動藥物, 具有高效選擇性。該藥物經口服后其有效成分可促使機體內乙酰膽堿物質的釋放, 進而有效地改善胃腸道動力, 以緩解胃腸道反應, 且對機體正常胃酸分泌作用無影響[5]。另外, 據現代藥理研究, 該藥物還能改善胃、十二指腸的收縮功能, 利于胃、十二指腸協調運動, 進而緩解胃腸反流癥狀, 以促使患者及早康復。研究顯示, 兩組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兩種藥物聯合治療, 不僅可抑制其胃酸分泌, 還可提高胃腸功能, 使其胃排空加速、胃腸運動協調, 且用藥安全性較高, 提高臨床治療的有效性、安全性, 以促使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 食管炎患者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聯合治療, 可迅速緩解其各項癥狀, 促使患者及早康復,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蔣建梅. 埃索美拉唑與莫沙必利聯用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影響.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8, 22(5):108-110.
[2] 陳峰恩. 埃索美拉唑與莫沙必利聯用對反流性食管炎的影響研究. 北方藥學, 2018, 15(4):142-143.
[3] 李世媛, 胡定海. 埃索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療效.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 10(23):104-106.
[4] 田永剛. 埃索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和安全性.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8, 41(5):70-71.
[5] 廖寶斌, 吳雄健, 劉遠錦. 埃索美拉唑腸溶片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8, 31(20):3055-3056.
[收稿日期: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