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凡


【摘要】 目的 探析茯苓桂枝白術湯加減在冠心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110例冠心病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藥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茯苓桂枝白術湯加減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36%, 高于對照組的83.6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49, 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射血分數(LVE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LVEDD、LVESD短于對照組, LVEF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7.27%低于對照組的21.8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81, P<0.05)。結論 茯苓桂枝白術湯加減在冠心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顯著, 安全有效, 可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冠心病;茯苓桂枝白術湯;心功能;不良反應;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076
冠心病是一種心肌缺血性疾病, 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常見癥狀有胸痛、心慌、氣促、出汗、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此病具有頻繁復發和病程漫長等特點, 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 如不給予重視任由發展, 可引起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 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 臨床常應用西醫藥物進行治療, 雖然能夠改善病癥, 但是治療效果有限。因此, 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分別給予西醫藥物治療和中西藥物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5例。
對照組患者中男37例, 女18例;年齡48~73歲, 平均年齡(58.75±5.65)歲;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8.53±2.64)年。
觀察組患者中男39例, 女16例;年齡49~74歲, 平均年齡(59.12±5.54)歲;病程1~14年, 平均病程(8.95±2.75)年。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藥治療, 硝酸異山梨酯(錦州九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1022432)10 mg/次, 3次/d, 60 d為1個療程, 共治療1個療程。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茯苓桂枝白術湯加減治療。茯苓桂枝白術湯:茯苓、白術各25 g, 枳實、薤白、法半夏、陳皮、竹茹和干姜各12 g, 桂枝20 g, 瓜蔞16 g;若患者為痰濁化熱型, 在此藥方基礎上添加膽南星、天麻、天竺黃各12 g,?黃連7 g;若患者心胸疼痛劇烈, 在此藥方基礎上添加烏頭12 g; 若患者手腳發冷, 冷至肘部和膝部, 在此藥方基礎上添加桃仁、當歸、川芎、川牛膝各12 g, 紅花7 g, 赤芍16 g;若患者心悸、汗多且疲乏, 在此藥方基礎上添加麥冬、黃芪各16 g, 人參12 g。水煎口服, 1劑/d, 早晨和傍晚2次服用, 60 d為1個療程, 共治療1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LVEDD、LVESD、LVEF)和不良反應(頭痛、面紅、心悸、血壓降低)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 心電圖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和心電圖均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和心電圖均未變化, 甚至病情發展嚴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LVEDD、LVESD、LVE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LVEDD、LVESD短于對照組, LVEF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頭痛4例、面紅3例、心悸2例、血壓降低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82%;觀察組患者頭痛1例、面紅2例、心悸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27%。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81, P<0.05)。
3 討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又稱冠心病, 是一種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常見疾病, 常見并發癥如心絞痛、無癥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2]。冠心病具有發病突然、進展快等特點, 早期患者臨床表現為輕微胸痛, 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威脅較大。如病情惡化, 會出現呼吸困難、心絞痛, 甚至心肌梗死, 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 對冠心病患者給予正確有效的藥物治療尤為重要。常規西藥治療冠心病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癥狀, 但由于患者多為中老年人, 身體機能不斷下降, 代謝慢, 加之治療周期長, 西藥副作用大, 用藥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較多, 影響患者恢復進展, 甚至有加重可能, 臨床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來, 中醫在該病治療中的效果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祖國醫學中, 冠心病患者表現為痰瘀阻滯、腎虛陽衰和腎陰虧損[4]。主要由痰濕和瘀血結合、陰陽氣血失衡、血瘀等因素引起的, 以腎虛為本, 痰液為標, 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 可能導致血脈瘀堵, 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中醫中理氣類藥物有抗凝、抗血栓的作用;活血化瘀類藥物有抗凝、抗心律失常作用[6];祛痰類藥物有調節脂質代謝、擴張冠脈的作用[7]。冠心病治療主要以活血化瘀為主, 中醫治療通過本虛標實方法, 能夠使心氣失衡、血脈不暢、血瘀、氣陰兩傷得到有效緩解[8]。通過行氣活血和化瘀消癥可以起到調理脾腎氣機和振奮中陽的功效, 從而改善患者病癥[9]。由于此病老年患者居多, 應給予患者溫腎藥材, 從而補腎固元, 來緩解患者陽虛和心腎氣虛, 改善患者怕冷、遇寒發病、面無血色等臨床癥狀。有的患者發病時疼痛劇烈, 應給予疏理肝氣、解除郁積, 通過降低耗氧量, 改善心肌供血狀況。茯苓桂枝白術湯加減藥方中茯苓有強化心肌收縮力的功效, 能夠緩解患者心悸癥狀, 改善睡眠不良情況[10];桂枝有溫通血脈、通陽利水的功效, 起到鎮靜作用, 可改善心絞痛癥狀;白術有增強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能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而且還能夠祛濕健脾, 改善消化不良等。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36%, 高于對照組的83.6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949, 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LVEDD、LVESD、LVE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LVEDD、LVESD短于對照組, LVEF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681, P<0.05)。提示在常規西醫藥物基礎上聯合茯苓桂枝白術湯加減治療冠心病效果更好, 臨床癥狀明顯改善, 心功能指標明顯好轉,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明顯減少。
綜上所述, 冠心病治療中應用茯苓桂枝白術湯加減臨床效果顯著, 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 有效控制心功能指標異常, 減少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澤, 王雷. 兩種方案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及藥物經濟學評價.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7, 17(1):101-103.
[2] 雷銳, 殷實, 劉鴻玲, 等. 卡維地洛聯合尼可地爾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缺血合并左心室舒張功能不全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觀察. 中國醫藥, 2017, 12(1):19-23.
[3] 胡文超, 曹豐. 無創血流儲備分數測定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功能評估的臨床進展.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8, 17(2):145-149.
[4] 趙國明. 茯苓桂枝白術湯加減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處方藥, 2018, 16(10):111-112.
[5] 畢穎斐, 王時望, 王賢良, 等. 基于Delphi 法的慢性穩定性冠心病中醫臨床辨證用藥專家調查.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38(5):549-551.
[6] 張澤淵, 張自琴. 活血化瘀類中藥對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相關指標影響的動態觀察. 安徽醫藥, 2017, 21(1):119-122.
[7] 陳絲, 賈連群, 宋囡, 等. 化瘀祛痰方調控線粒體自噬相關蛋白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家兔肝臟脂質沉積的研究.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8, 41(4):48-53.
[8] 張春光. 茯苓桂枝白術湯加減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效果研究. 光明中醫, 2017, 32(23):3360-3362.
[9] 高旭陽. 茯苓桂枝白術湯加減治療冠心病的臨床觀察.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8, 9(14):115-116.
[10] 石振國, 蘇錦, 任永樂, 等. 茯苓多糖對急性胰腺炎大鼠腸道屏障功能損傷和炎性反應的作用. 海南醫學, 2017, 28(3):356-359.
[收稿日期: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