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治療2個月后, 觀察組臨床癥狀評分(0.61±0.06)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4±"/>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施加林 魯俊玲

【摘要】 目的 探討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對神經根型頸椎?。–SR)患者臨床癥狀及疼痛程度的影響。方法 92例CSR患者,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評分及疼痛程度。結果 治療前,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 觀察組臨床癥狀評分(0.61±0.06)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4±0.18)分, VAS評分(2.03±0.3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58±0.4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能減輕CSR患者臨床癥狀, 也能降低疼痛程度,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癥狀;疼痛程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102
CSR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頸椎病, 具有較高發病率, 多見于中老年群體。本病發病與髓核突出、關節松動或移位等因素相關, 臨床常見癥狀包括肩頸痛、上肢肌力下降等。若不對CSR給予及時治療, 可導致患者運動功能障礙, 對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1]。本研究對46例CSR患者應用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 旨在研究其對患者臨床癥狀、疼痛程度的影響?,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92例CSR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6例。對照組男25例, 女21例;年齡36~62歲, 平均年齡(47.36±4.89)歲。觀察組男26例, 女20例;年齡35~64歲, 平均年齡(47.39±5.5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行常規康復治療, 包括牽引與推拿, 應用頸椎坐位牽引椅對其治療, 初始重量3~5 kg, 5 min后增加重量至6~10 kg, 0.5 h/次, 每隔2 d治療1次。采用鄭氏推拿法, 取坐位或俯臥位, 放松頸肩部組織, 于頸后從上至下撫摩, 應用捏、揉、滾等手法進行推拿, 采用拇指撥頸部兩側肌肉, 隨后雙手對頸、肩胛部進行揉搓, 對肩背部進行叩擊, 15~20 min/次, 隔天推拿1次, 持續治療2個月。
1. 2.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行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囑患者將雙腳分開, 與肩同寬, 做以下運動:①聳肩縮頸:頭取正直位, 雙臂自然下垂, 指導患者緩慢上聳雙肩, 同時向下收縮頸椎, 維持3~4 s后放松4~5 s。②項手爭力:指導患者雙手交叉置于頸椎后, 使雙手對抗用力, 維持3~4 s后放松4~5 s。③撥頸夾脊:囑患者雙臂向后擺動, 使雙肩胛盡可能向脊柱靠攏, 使頭頸上撥, 維持靜止不動, 維持3~4 s后休息4~5 s。④頜手爭力:指導患者雙手掌根后托頜部, 使雙手與頜部對抗用力, 維持3~4 s后放松4~5 s。上述動作均重復20次為1組, 3~5組/d, 持續鍛煉2個月。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臨床癥狀評分。以《頸椎病治療成績評分表》對兩組自覺癥狀進行評分, 采用0~3分評分法, 分數越低, 提示患者癥狀越好。②疼痛程度。以VAS[2]對兩組的疼痛程度進行測評, 分值0~10分, 分數越低, 提示患者疼痛越輕。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 觀察組臨床癥狀評分(0.61±0.06)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4±0.18)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VAS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 觀察組VAS評分(2.03±0.3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58±0.41)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CSR為骨科常見病, 其發生發展與頸椎局部生物力學平衡有密切關系, 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頸部肌群受損現象。頸椎穩定主要由動、靜力性平衡維持, 當頸椎過度勞損, 發生頸椎退變后, 其動靜力性可出現失衡現象, 進而導致關節不穩定, 對局部神經、血管造成壓迫、刺激, 引發肩頸疼痛不適。CSR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頸肌功能下降, 因此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患者頸部肌肉功能意義重大。
通常, 機體頸椎靜力性失衡難以靠自身重建, 但可通過肌力訓練對頸椎動力性平衡進行改善[3]。近年來臨床逐漸將頸部肌群運動療法用于CSR治療中, 對頸椎動靜力穩定結構力學平衡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可有效維護脊柱動力平衡, 提升患者頸椎功能, 緩解臨床癥狀。頸部肌肉為頸椎重要動力性平衡裝置, 頸部屈伸肌群對維持頸椎穩定性有重要作用。通過對患者實施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 可有效增強肌力及抗負荷能力, 避免肌肉出現萎縮、無力, 可促進頸椎重建, 保持或增加頸椎穩定性[4]。本次研究中所使用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與其他頸椎運動療法相比, 優勢在于動作分4式, 簡單易學、易于掌握, 可增加依從性;以肌肉主動收縮、抗阻訓練為主, 可激活肌肉, 同時重建頸椎動力穩定性;整套動作均于人體微動或不動狀態下完成, 幾乎不會導致頸椎移位現象, 可預防加重病情, 具有一定安全性[5-8]。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治療后癥狀評分、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在CSR中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 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能減輕CSR患者臨床癥狀, 也能降低疼痛程度,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蘇琦, 孫競. 頸肌強度訓練聯合頸椎牽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頸部肌肉表面肌電信號的影響. 頸腰痛雜志, 2018, 39(6):812-814.
[2] 盧彬, 鄺秋群, 楊佳生, 等. 艾灸按摩與頸部功能訓練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療效.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8, 24(11):1747.
[3] 金山虎, 劉仁強, 胡亞哲. 功能鍛煉對神經根型頸椎病康復的療效分析.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24):160-162.
[4] 張斌, 檀亞軍, 何本祥, 等. 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對頸椎病的臨床療效.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6, 31(9):964-968.
[5] 洪永鋒, 吳建賢, 劉奕, 等. 頸部及患側上肢強化肌力訓練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的影響.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 19(21):27-30.
[6] 劉繼華. 頸型頸椎病頸后伸肌群運動康復治療途徑研究. 當代體育科技, 2018, 8(12):17, 19.
[7] 彭科軍. 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聯合牽引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 頸腰痛雜志, 2018, 39(4):494-495.
[8] 黃若谷. 頸部伸屈肌群靜力增強訓練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 頸腰痛雜志, 2018, 39(3):47-50.
[收稿日期:201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