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
一、清代乾隆年間進土顧光旭撰寫的養生對聯是:
萬事莫如為善樂:百花爭比讀書香。
此聯是指“為善樂”和“讀書香”乃是養生的法寶。“君子莫大于與人為善。”這是中國人恪守由來已久的古老訓示,是一種積淀于中華文化的道德精神,是關心公益事業和友善與人相處的基本體現。如此可消除自己的情緒緊張,保持良好心態,有利于健康長壽。
讀書,令人忘掉了悲觀、憂愁和煩惱,變得樂觀、開朗和豁達,心胸開闊,對疾病起到良好的抵抗作用,從而減少疾病的侵襲。
二、清代洋務派首領、兩廣總督張之洞撰寫的養生對聯是:
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成祛病方。
此聯強調養生應該“無求”和“不飽”。“無求”,并非“無為”,而是“知足無求”。謂人當“知足無求”,這樣則不會因需求過度而受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因貪求而招來身心俱損。“不飽”是指飲食要有節制,食不過飽。節制飲食能有效阻止細胞膜退化,促進人體內環境均衡穩定,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和延緩衰老。
三、清代畫家、文學家鄭板橋撰寫的養生對聯是:
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作者以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吃清淡飯菜,飲天然水,能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四、收復臺灣的名將鄭成功題有一副自勉聯:
養心莫善寡欲;至樂無如讀書。
五、清代名土翟公欒題聯日:
靜亦靜動亦動,五臟克消失欲火;榮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機。
此聯表明了動靜相宜、寵辱不驚的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