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強 薛峰 馬珺
摘? 要:大型體育場館建設投資額度比較大,建設周期跨度大,管理維修費用昂貴,因此建設大量體育場館具有比較高的風險,為此在進行大型體育場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對其在賽事結束后的使用進行預測和系統的規劃設計,避免此類場館在承辦賽事后無法發揮出應用的作用,成為巨型的廢棄建筑物。在構建大型體育場館的過程中,相關機構需要牢固樹立市場化的經營理念,不斷豐富其功能,通過完善的規劃設計,使大型體育場館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大型體育場館? 賽后? 經營利用
中圖分類號:G81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c)-0255-02
當前,很多國家和地區熱衷于申辦大型體育賽事,以此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加強地區之間的交流。在申辦體育賽事的過程中必然需要興建大量的大型體育場館,通過各類體育場館的興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提高,美化城市環境。與此同時,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也存在比較大的風險,為此在興建過程中需要相關機構充分考慮后期經營利用的問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步提高,避免資源浪費。
1? 大型體育場館賽后經營利用存在的問題
1.1 經濟負擔過于沉重
大型體育場館改造和維修的費用昂貴,很多場館在建設完成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出現老化的問題。很多地區通過財政撥款的方式進行大型體育場館的維修改造,通常情況下,運營經費超過1/5的支出來自體育館維修的費用,因此大型體育場館的經濟負擔沉重。同時,大型體育場館屬于經營性機構,需要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繳納稅費,主要稅費類型包括房產稅、增值稅、綠化費、教育附加費、防疫檢測費等,過于沉重的稅負也會對大型體育場館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1]。
1.2 經營管理人才嚴重不足
現階段,大型體育場館普遍存在經營管理人才不足的問題,整體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體育場館的管理人員來源于地區的體育系統內部,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和專業化的管理人才,嚴重阻礙了大型體育場館的發展。目前,我國高校以及體育專業院校中均未設置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專業和課程,為此需要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滿足社會需求。
1.3 資金回收難度比較大,使用率偏低
很多地區在進行大型體育場館建設的過程中盲目追求大型化,忽視了建設投入資金的回收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問題。很多大型體育場館建設標準高、面積大、規模大,經營成本高,如果以過低的價格向群眾開放,會導致資金無法及時回收,單純依靠各類賽事無法實現盈利,因此很多大型體育場館陷入嚴重的經營困境[2]。大部分大型體育場館建設的目標是承辦國際國內的體育賽事,在建設過程中主要依據比賽的需求進行各個環節的施工,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整體功能相對單一,很多體育場館在投入使用后主要進行群眾休閑活動以及運動競技訓練比賽,除此之外并無其他用途,導致大型體育場館大部分時間處于閑置狀態。
2? 大型體育場館賽后經營利用策略
2.1 不斷完善場館功能
具備大型體育賽事是建設大型體育場館的初衷,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更加注重滿足各類比賽的需求,忽視了賽后的經營利用。為此,在建設大型體育場館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轉變經營理念,在滿足體育賽事和群眾需求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大型體育場館的基本功能,滿足不同人群對體育場館的需求。在大型體育場館建設規劃過程中需要樹立整體規劃的基本理念,比如北京奧運會在場館建設過程中提出充分利用現有場館,建設臨時性場館為主,建設新場館建設的基本原則,設計人員通過系統的調研和論證,建立了場館建設的總體性規劃,充分考慮賽后利用的因素,對規劃方案作出了合理的調整[3]。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經驗值得各個地區借鑒,在進行大型體育場館建設過程中需要區分臨時性和永久性兩種類型,臨時性的場館可以拆除成為公共文化娛樂的場所,永久性設施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控制整體規模,并在內部配置各個檔次的坐位和配套設置,采取出租和出售的方式回收資金,并在場館周邊預留商業、酒店等配套建筑建設的區域,以此來實現大型體育場館在賽后的有效利用。對于體育場館內部的空間結構也需要作出適當的調整,可以設計隔斷和升降幕布,將場地進行合理的劃分,并安裝大量的移動坐席,擴展場地的面積和使用功能。
2.2 改革調整大型體育場館投資管理方式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地區體育場館主要采用財政中心全額撥款的方式,部分體育場館自負盈虧,這種經營管理方式與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存在一定差距。為此,相關部門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促進大型體育場館投資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到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中,將會議、展覽、商業、酒店等項目的建設與體育場館的建設進行深入融合,充分考慮建設的成本和具體收益的問題,避免資本機構過于單一,以此來提高大型體育場館的經濟效益[4]。針對我國的國情,相關部門可以嘗試采取承包經營責任制和政府委托的二級單位管轄體制,成立專門的體育場館管理機構,積極引入社會資本,以此來促進大型體育場館的可持續發展。
2.3 擴大大型體育場館的經營規模
大型體育場館與市場密切相關,為實現賽后的有效利用和經營,需要積極融入到市場發展環境中,不斷擴大自身的經營規模,優化經營環境。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大型體育場館需要建立多樣化的經營方式,比如競技體育訓練、群眾健身娛樂、文藝演出、博覽會、住宿、餐飲、購物等,將大型體育場館與配套基礎設施緊密結合,依據市場需求實際體育場館的服務和管理模式,增加商業空間的面積,促進娛樂、休閑等商業活動的開展[5]。同時,相關部門需要充分發揮大型體育場館在體育產業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利用體育場的資源優勢,充分引領本地區經濟發展,促進體育消費水平的提高,促進大型體育場館經營向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2.4 建立科學的服務管理體系
大型體育場館的內部管理水平與賽后的經營利用效果有著密切關系,為此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服務管理質量控制體系,對大型體育場館內部人員的工作職能進行全新的劃分,實施崗位責任制,明確管理流程和具體的管理制度,將體育場館的總體發展規劃細化處理,提高工作效率,創新經營管理手段,使大型體育場館建立造血功能,建立公益性與服務性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通過多樣化的經營管理方式刺激體育消費,在改善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帶動地區體育產業的繁榮。
3? 結語
大型體育場館投資大,建設周期長,除滿足體育賽事需求外,需要相關部門充分考慮賽后經營利用的問題,牢固樹立起市場化的思維方式,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控制建設規模,實現多元化經營,以此來促進大型體育場館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曉波,鄭慧丹,王春潔.大型體育場館不同服務主體供給產品多樣化研究[J].體育學刊:1-7.
[2] 潘磊.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研究——基于A省7座體育場館的實地調查[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9,33(3):26-32.
[3] 肖堅,鄒佳慧,劉舒鵬.國有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的改革創新研究——基于上海浦東游泳館的經驗與啟示[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8,34(12):88-90,96.
[4] 付倩,陳元欣,宋健,何鳳仙.“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項目”第三方評估的實踐與反思[J].安徽體育科技,2019,40(1):11-14.
[5] 王玉珍,邵玉輝,楊軍.比較與啟示:中美大型體育場館公共財政補貼的對比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8,33(6):52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