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總體來看,本次會議的基調有以下三大重點:(1)本次會議出現了較多新提法,體現了與時俱進的執政理念。例如,提出優化經濟治理方式時要從“系統論”出發,是要求政策制定和實施時要有整體性、全局性思維;“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強調了經濟政策的多目標性以及在不同目標之間的權衡考量;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兩個輪子”等。(2)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欲完成第一個一百年目標實現“GDP 翻番”,就要求2020年經濟增長具備底線。為實現這一目標,預計未來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改革開放來釋放微觀主體活力,通過逆周期政策來穩定經濟運行的區間。(3)防風險是堅守增長底線的必然要求,預判與應對或為工作重點。金融穩經濟穩,文件再度強調“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12月6日政治局會議在三大攻堅戰中亦強調“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由此判斷金融工作的重點或在于風險的預判和應對。
華泰證券:我們測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0-2020年“翻一番”需達到的增長目標,以2019年實際GDP增速+6.2%計,2020年經濟增速需達到約6.2%左右;按“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給出的年均復合增速6.5%目標算,倒算2020年經濟增速同樣在6.2%左右。當前經濟類滯脹壓力加大,但我們判斷穩增長仍是明年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經濟在生產端和需求側都面臨下行壓力,預計明年一季度將給出較為積極的對沖刺激,政策工具可能前置;維持2020全年經濟增速在+6.2%左右的判斷。我們認為,2020年三大攻堅戰的重點是扶貧不是防范金融風險。扶貧中較為重要的工作是異地搬遷,這也有助于拉動基建類投資增速;房價回落的城市出現政策放松的可能性最大,當前政策基調類似于2019年一季度,我們判斷地產融資最緊時刻已過。
光大證券:收官之年,穩字當頭。增長有目標,但?!?%”不是硬約束。逆周期調節要科學穩健,注重系統全局,以避免“大放大收、單兵突擊”造成經濟與市場的“大起大落”。穩杠桿基調不變,但或更靈活,地產以穩為主而非刺激手段,基建回暖可期但難大反彈,政策總體偏松,但更重結構。明年金融周期下行繼續,經濟自發“緊信用”的大方向難扭轉,仍需“松貨幣”和“寬財政”來對沖。亮點在于輕重資產行業動能轉換,資本市場或“避重逐輕”。
1.39萬億元 央行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96.14萬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9萬億元,同比多增1387億元,較上個月的6613億元,環比增長明顯。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83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14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689億元。據初步統計,前11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43萬億元;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05億元。
4.5%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5%。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9.1%,非食品價格上漲1.0%。2019年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0.1%。
456.54%中央結算公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境外機構持倉中國債券規模為18706.04億元,已連續12個月增持;當月凈增持644.74億元,環比暴增456.54%,10月份這一數字為115.85億元。
205.7萬輛中汽協數據顯示,11月,乘用車銷量205.7萬輛,達到今年以來月度最高水平,銷量環比增長6.7%,同比下降5.4%,降幅比上月縮小0.4個百分點。
2.4%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8.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1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86萬億元,增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