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衛萍 趙麗
法治思維是一個新命題、新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再強調黨的領導干部要加強法治思維,提出“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要求全黨“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堅持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科學制定和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落到實處。”法治思維成為新時代我們黨和領導干部增強政治領導本領的重要抓手,法治思維理論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強國,提供了理論遵循。
法治思維的邏輯基礎是基于法治理念,運用公平正義的法律精神、以人為本的法律原則、審慎嚴謹的法律邏輯和明確可循的法律規范對各種社會問題進行分析、推理,而后得出結論、做出決定的思想活動與認識過程。法治思維與其他思維方式相比較,其核心價值不同。政治思維的核心價值在于權衡利與弊,道德思維的核心價值在于評價善與惡,經濟思維的核心價值在于對比成本與效益,而法治思維的核心價值則在于預判合法與非法。法治思維要求領導干部把合法性作為處理問題的前提,包括主體合法、目的合法、權限合法、方式合法、程序合法、內容合法。“法治思維”應當包含以人為本、以人民利益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恪守規則、追求公平正義。
首先,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領導干部要發揮“關鍵少數“作用,自覺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切實擔負起推進依法治檔的責任,將依法治檔提高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省、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放在統領檔案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位置進行謀劃、部署、推動,學會并善于運用法治的辦法解決檔案事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其次,各級檔案部門和檔案工作者要強化依法治檔的自覺和自信,牢記法律紅線不可觸碰、法律底線不可逾越,切實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謀劃工作時的法治思維、處理問題時的法治方式。要堅持學用結合,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于檔案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
最后,要努力增強社會檔案法治意識,積極整合社會普法宣傳資源,普及檔案法律知識,宣傳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典型,曝光檔案管理違法違紀案件;強化互聯網思維,讓檔案法治宣傳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更接地氣、更符合新媒體時代的特點。
一是要按照《立法法》,結合《全國檔案法規體系方案》,堅持問題導向,有計劃地推動制定、修訂檔案法律法規和規章,制訂檔案規范性文件,逐步實現檔案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標準制度無“空白區”,通過法律法規和規范推進檔案重點工作的開展。
二要努力提高立法質量,做到依法推動立法和制定規范、標準,防止出現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上下不一致現象。
三要加強重點領域檔案法規規范建設。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圍繞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將各項重要改革和檔案法律法規的制定結合起來,做到立法與改革相銜接,檔案工作不缺位、不失語。要結合“放管服”工作,制定有關法規或規范性文件,規范好政務服務工作中形成的電子文件管理;要圍繞惠民生、促和諧,完善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城鄉住房保障、扶貧、不動產登記、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勞動關系、安全生產等方面檔案法規規范的制定;要圍繞檔案管理重點業務工作,加強檔案資源建設、檔案館舍建設、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檔案法規規范的制定。
一要依法規范檔案行政行為。認真履行各級政府確定的責任清單規定的事項,依法嚴格行使權力清單規定的事項,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認真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三項制度”要求。
二要實現檔案執法常態化。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實現執法檢查全覆蓋、制度化。
三要嚴肅查處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充分履行檔案法規賦予的職責。執法就要嚴,要敢于問責。“動員千遍,不如一次問責”,“問責一次,警醒一片”,只有通過問責,將責任落地生根,才能形成實實在在的工作支撐。同時,要對檔案管理違法違紀典型案例進行通報,通過問題和監督形成重視檔案工作的高度自覺。
要建立健全檔案行政執法工作機構,配備得力干部,整合執法資源,充實人員力量,為檔案執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物質保障。國家檔案局和地方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檔案行政執法培訓,增強培訓的次數,拓寬培訓的內容。要對執法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執法程序、規范、案件查辦等方面培訓,要進行檔案業務(特別是人事檔案、專業檔案等)和現代信息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的責任意識、法律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業務指導和執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