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聲樂表演是一種復合性的表演模式,通過演唱表演者將演唱技巧、肢體動作、情感表達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門具有較強視聽沖擊力的藝術形式。聲樂表演帶給聽眾的并非音色、旋律這些基本元素,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與表達,通過表達歌曲中的內涵,融入個人和聽眾的情感,進而引起聽眾的共鳴,進而達到啟發聽眾心靈的作用[1]。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聲樂表演更是在音樂和聽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通過完美的情感演繹,呈現出音樂之外的深刻意義?;诖?,在聲樂表演和聲樂訓練中,訓練和提升表演者的情感表現能力,對于提升音樂感染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聲樂表演和聲樂訓練實踐中,部分表演者單純進行演唱技巧的訓練,忽視情感表現能力的重要價值,導致在演唱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情感融合,致使聲樂表演在一定程度上較為蒼白,聽眾很難跟隨聲樂表演者一起融入到音樂體系中來,影響了綜合表演效果的提升。聲樂表演是一種復合性的藝術,需要音樂本身和演唱者的共同演繹,通過在演唱中融入情感,起到洗滌聽眾心靈的效果,提升聲樂聽眾的代入感和音樂參與度[2]。在聲樂表演過程中,意境至關重要。在聲樂表演實踐中,伴奏通過與聲樂表演者之間的互動配合,可以構建現代聲樂表現體系,營造更好的聲樂表現意境,提升聽眾的領悟和感知能力,同時,高超的聲樂演奏技巧也能迅速將演唱者代入到聲樂情感體系中,讓聲樂表演作品得到更好的表達,提升聲樂作品綜合表現效果。
聲樂表演并非一個單純技巧性的技藝,而具有豐富的情感內涵,演唱者在富含感情的條件下開展演唱,可以將聽眾帶入到音樂體系中,與演唱者一同感受音樂的生命,從這種角度來講,情感是聲樂表演的靈魂,對于豐富聲樂表演的體系和內涵具有重要意義。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情感要素的融入,進一步凸顯了聲樂作品的表現力,實現了聲樂演唱情感的深度表達。情感也豐富了聲樂表演的體系和層次,實現了聲樂表演與聽眾的進一步交流,搭建起了聲樂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橋梁作用。在實踐中,需要聲樂表演者進一步探索,豐富情感變化層次,提升情感綜合變化效果。
情感的傳輸需要必要的載體,而聲樂就是傳輸情感的重要載體,通過聲樂表達歌曲創作者和歌曲表演者的內心世界,可以進一步拉近聽眾與歌者之間的距離,實現音樂情感的有效表達。在聲樂表演體系中,節奏和旋律的變化,可以很好的詮釋情感,將內心中的豐富情感淋漓盡致的演繹出來,基于這些特點,聲樂成為了情感表達的有效載體,實現了音樂元素、情感內容以及藝術形式的合理表現[3]。聲樂表演必須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通過發揮自身的音質和音色特點,幫助演唱者和聽眾盡快融入到聲樂表演體系中,實現聲樂作品理念的傳遞。在具體發揮作用過程中,帶領聽眾一同進入到聲樂表現體系中。
在聲樂表演中,要想有效提升情感表現力,要注重情感感知能力的培養,在實踐中,聲樂表演者要提升自身文化修養與藝術修為。在實踐中,很多聲樂表演者認為聲樂是一個實踐性的藝術門類,重點在于學習舞臺表現能力和聲樂表現基本技巧,因此忽視了文化藝術的學習,對于深層次的音樂內涵缺乏有效的挖掘,導致在進行聲樂表演的時候,無法傳遞歌曲中的藝術內涵,造成了聲樂情感表現上的缺失,亟待優化提升。
在聲樂表演實踐中,要想提升情感表現能力,要鍛煉提升聲樂表演者的藝術想象能力,通過對背景、時間、空間、情緒的有效感知與想象,盡力融入到聲樂表演體系中,根據外在的歌曲內容,深刻想象聲樂藝術背后的深層次問題,探析其中的音樂情感,推動聲樂表演的有效發展。在表現情感中,要植根于生活現實,進行有效的藝術拓展,提升藝術綜合表現效果,引領現代聲樂表現力提升,讓演唱者和聽眾共同融入音樂海洋,實現音樂表現力的提升。
聲樂表演中的情感表現固然是一種藝術素養和內在情緒,但是也離不開大量的訓練和實踐。聲樂表演者在日常表演的過程中,就要加強對“傳情”和“動人”能力的訓練,聲樂表演者要在如何營造藝術環境方面下功夫,營造熱烈的表演氛圍,在日常的訓練中,加大這部分訓練內容的比重,在聲樂選拔和考核體系中,也要有機融入相關內容,提升考核、選拔、訓練的科學性與豐富性,實現情感訓練的有效傳導,助力現代聲樂表演水平進一步提檔升級。在“傳情”和“動人”方面,要注重音樂演唱的情感內涵,盡量打動聽眾,讓歌聲進入聽眾的內心,實現音樂情感體系的完善與豐富,滿足聲樂演唱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