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南山小學,吉林 長春 130500)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期,他們天生有著豐富的好奇心,并且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在這個階段加強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對于他們今后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確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思想品德課是以課堂為主要形式,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門課程,是實施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認識,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訓練學生的道德行為等,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促進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人生理想。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人生理想確立的主要階段,然而學生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獨立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需要教師、家長、社會的幫助。因此加強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自己應該怎么做,從而幫助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為學生的今后發展指定正確的方向。
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小學生初入學校,其紀律性、團結性等社會發展的重要素質還比較弱,因此在小學中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班級紀律性、團結精神以及塑造共同的價值觀,使得學生團體的凝聚力不斷的增強,從而才能夠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團結、紀律等的重要內涵。
目前來說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深蒂固,或者由于新的教學模式沒有足夠的成功經驗等,使得我國部分地區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多次出現教學目標不明確,或者課堂教學目標偏離等現象,這嚴重影響了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進行《品德與生活》這一章節“情感與態度”教學的時候,在引導學生感受“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的時候,我們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扮演爸爸的,有扮演媽媽的等等,然后讓學生想一下在平時的生活中,爸爸和媽媽對于我們的付出,這原本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教學模式,然而由于教師的課堂控制能力較低,或者由于小學生他們本身在確定主題這方面的能力就不強,因此在組織這樣的教學活動的時候,學生在回想的時候,非常容易跑題,然而教師卻沒有及時的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到教學目標上來,這樣就導致整堂思想品德課目標不明確,教學效率不高。
在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也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不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提升。思想品德這門課程比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會與參與。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生搬硬套、述說式的教育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思想品德,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的素質。在新課改背景下,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感,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我國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國對于小學教師的專業技能等有著更高的要求,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更為關注,因此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師要想適應社會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不斷地研究教材,明確教學的目標,然后圍繞著目標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組織教學。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確立有效的“三維”目標,并且明確每一個章節的大目標,然后確立小目標,從而圍繞著小目標展開教學設計,這樣可以保證教學效果,保證教學過程的有效展開。
在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成為小學教學中的共識,“素質教育”與傳統的“應試教育”有著明顯的差別,在素質教育中更加的關注學生的主體性以及學生的全面成長,因此我們可以針對素質教育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但是由于我國新課改的推行時間較短,教師對于新模式的駕馭能力明顯不足,因此為了教師更好的掌控課堂,更好的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地活動,我們有必要在課前進行教學設計。
總之,思想品德課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目前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活動教學模式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通過分析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課堂教學中忽視學生主體性,教育目標不明確等問題,提出了明確目標、更新觀念,加強課前設計等解決措施,希望可以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促進我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