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海
(河北省永清縣里瀾城鎮中學,河北 永清 0656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薄爸?,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眱删涿缘莱隽伺d趣對于學習的重要作用。抓住學生的心是關鍵,吸引學生思維進課堂更重要。初中歷史課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課程,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歷史學習亦需要興趣作為內驅力。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個古老而又常新的研究課題。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泵抗澱n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成敗。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成為催眠曲,因此必須講究開頭藝術。要盡可能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住。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如在教《歷史告訴我們什么》時,教師通過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和結合當前形勢的特點后認為:這一課首先要告訴學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應做怎樣的人。所以講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開頭:“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或讀過許多歷史故事,看誰能講出秦始皇、曹操、秦檜、劉胡蘭分別是什么時期的人物?他們是怎樣的人?”這一問題的提出,頓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教師可先后叫了幾個學生來回答,如果他們的答案都不夠準確。教師就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別屬于那個時期。在學生聚精會神地聽時,教師可以板書第1課課題《歷史告訴我們什么》導入新課:“歷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劉胡蘭,受到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遺臭萬年,象奸臣秦檜,長跪地上向人民請罪?!边@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看課文《劉胡蘭》、《秦檜》的插圖。進而激勵學生:“我們學習了歷史,就應懂得怎樣做人。我們應當做象劉胡蘭那樣的人,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氣節,將來才能為建設祖國多作貢獻?!边@樣的開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創設能激發學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環境,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感情上受震動,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這是很重要的。
如講《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時,教師可告訴學生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為了聯絡大月氏,東西夾擊匈奴。在講到張騫帶著100多人剛走出漢朝邊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時,學生為張騫的安危擔憂;當聽到匈奴人想讓張騫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幾年。張騫好不容易在經受13年的磨難之后,終于和另一個人回到了長安時,學生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對這個故事具體情節跌宕起伏,學生的情感也隨情節起伏,有效的故事情節不但使學生產生了極大興趣。同時,又加深了對張騫這個歷史人物的了解,更被張騫的深深地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歷史的延伸,是正在譜寫的歷史。所以,歷史與現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及時捕捉歷史教學與現實聯系的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事實證明,一旦歷史與時事和現實生活相聯系,學生的情緒馬上會高漲起來,興趣被激發,學習氣氛變得非?;顫姟@纾斀處熤v清末民初服飾的變化,中山裝是這一時期最具特色的服裝。教師聯系國慶慶典活動問:讓學生觀察思考:新中國的幾代領導人穿的是什么服裝?說說中山裝的樣式特點?為什么我國領導人在國慶慶典活動上要穿中山裝?說說你對中山裝的看法?通過這樣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社會問題的歷史緣由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的認識能力。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種,這就需要教師用廣博的知識儲備、豐富的課堂藝術讓學生積極行動起來。但要特別注意堅持做到:“課文內容和教學方法相統一,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相結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處理得當,就可以把枯燥無味的歷史課上得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