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 吳未微
(四川省宜賓市高縣職業技術學校,四川 高縣 645154)
農村文化藝術振興和農村教育振興是整個鄉村振興戰略中兩個重要的文化支撐點。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中職校的藝術教育有了較大發展,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了提升,但其在整個學校教育中仍處于薄弱環節,存在很多問題和困難,尤其是一些邊遠的農村、貧困地區的藝術教育仍處于原始或初級發展階段。
農村藝術發展水平關乎整個農村地區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發展水平,影響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和未來,關乎農村人口的自身利益。可見,加快推進農村中職藝術教育的發展,有助于從文化和教育的層面反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文明進步程度較低,但這些現實因素恰恰是淳樸民風和原生態民族民間藝術資源得以完整保留的重要原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農村當地傳統民族文化不但能夠充實學校藝術教育教學內容,還能夠使學生了解、學習、掌握本地區的民間技藝,同時能夠引導學生去關注歷史文化、關注家鄉、關注自己的民族,引發學生對農村傳統文化和家鄉的熱愛,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的審美觀、文化觀和社會價值觀,還有利于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對其步入社會后能夠自覺、自愿融入鄉村建設有著重要的引導和啟發意義。
藝術教育作為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農村文化包括本地區的傳統舞蹈、音樂、民間技藝等各具地方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體現著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都是對家鄉風土人情、道德倫理、價值觀念的表現和流露,在祖祖輩輩的傳承中,帶有自發性質的道德教化功能,有著強大的文化生命力和感召力,這是現代教育所無法替代的。中職教育借助藝術教育傳授農村當地藝術文化知識,能夠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素質教育功能,增強學生的文化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時對傳播良好的鄉風、家風、民風,提升農民的精神風貌和農村社會的文明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對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提升鄉村德治水平同樣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梢姡l風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保障,能夠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藝術教育是一種會使人對美產生激情的審美教育,是讓人對真、善、美產生共鳴的情感教育,好的藝術教育會對人的審美觀念和精神素養產生積極的作用。基礎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認識美、創造美的重要時期,農村中職應擺正藝術教育的位置,注重藝術教育對學生的素質發展和整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和價值,抓住藝術教育在鄉村振興大環境下的發展機遇,將藝術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另外,農村中職藝術教育的快速發展需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教育理念。如創設適宜農村學生藝術潛力發掘的學習氛圍、開展圍繞農村人文歷史和文化內涵的藝術學習活動、強化農村學生藝術學習的個性化等。農村中職藝術教育理念除了要培養學生對藝術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在精神上獲得的享受感和愉悅感外,還應符合農村教育現狀和鄉村振興戰略服務“三農”的指導思想。
第一,開展在校藝術兼職教師再培訓。學校應有序、逐步的安排藝術兼職教師利用假期或周末到藝術師范類院?;驅I藝術社團進行訪學或進修,鼓勵他們通過成人教育和遠程教育等方式獲得藝術教育方面的學歷,提升藝術專業知識水平和藝術修養,鼓勵其通過藝術專業再學習,堅持長期從事藝術教育教學工作。同時要經常為兼職藝術教育的教師提供短期培訓、藝術教育講座等學習進修機會,為其搭建藝術專業技能學習、交流的平臺,提高其對藝術教育的熱情和專業素養,幫助其成為復合型教育人才,進而使整個學校的藝術教育水平和教師的綜合能力得到穩步提升。
第二,搭建高校藝術類教育專業實踐實習平臺。高校藝術教育專業是基礎藝術教育人才的主要輸出地,農村中職與當地高校應建立起互幫互助協作關系,通過搭建教學實訓實踐基地和頂崗實習下鄉等平臺,將高校藝術教育專業的人才引進農村中職校,這既為高校學生提供了學習實踐的機會,幫助他們更好的體驗教育教學生活、積累工作經驗,又可以緩解農村中職藝術教育師資緊張的問題。通過一段真實的農村實習實踐生活經歷,可以使大學生近距離、深入地了解實習地的風土人情和工作環境,使其感受農村中職藝術教育迫切發展的氛圍,吸引有志向、熱愛農村藝術教育事業的年輕人就職農村中職校。
豐富多彩的課外藝術活動和社會藝術實踐是中職藝術教育的重要載體。農村中職應根據自身條件,結合藝術課程教學和社會藝術資源舉辦一些綜合性、多樣性的藝術活動,補充、拓展學校藝術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如開展一些課外藝術興趣小組、藝術社團,舉辦藝術節,組織學生參與美化校園和農村文化環境活動,帶領學生參與農村當地民俗活動、觀看傳統民族藝術展演等,在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同時,發揮學校文化對農村文化建設的輻射作用,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活躍和繁榮農村文化。
總之,農村中職藝術教育在藝術教育中發揮著較大的美育作用,實施得當不僅能夠鍛練好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感悟能力,還可以潛移默化中促進農村中小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從而整體提升農村人口的文化與藝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