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三英
(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6201)
中職教師專業發展是指在職業生涯中,通過參加培訓、自學等方式,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的過程。中職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是中職教師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情意不斷提高的過程。學前教育學教師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教育者,其教學具有特殊性。它需要將理論課教學內容與幼兒園教育內容緊密結合,需要教師既要有扎實的學前教育理論實踐基礎,又要有高超的教學能力。因此,理論課教師需要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幼教情懷的幼兒園教師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研究學前教育學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學前基礎組分析得出,教育學教師的來源主要為高校的畢業生。學校在招聘時注重教師的學歷,所以中職學前教育學教師的學歷均為本科以上。她們專業基礎扎實,理論知識過硬,能夠將專業理論很好的傳達給學生,但同時她們欠缺了專業實踐能力,脫離幼兒園實踐,難以滿足幼兒園的要求。對于教育學教師來說,應明確培養目標是勝任幼兒園教學的幼兒園教師。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快實現角色轉變,結合學前教育學生的特點,總結出易于被學生接受的理論課教學方法。
中職教師專業成長的兩條主要路徑是教學與科研, 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學前理論課教師的科研短板限制了專業成長的空間與維度。缺乏科研的支撐, 導致理論課教師容易形成在“吃老本”中安于現狀, 在學前教育專業科研能力方面限于困境。在于教師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教育學教師對于學前的教育研究能力的要求并不嚴格,有些教師認為只要教好課就行。想要真正教好書、教好學生,不斷深入的進行教育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因此,教育學教師要善于發現科研課題,敢于做課題,從中發現問題,進而反思,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幾乎所有的教育學教師直接從所學專業進入學前教育專業從事學前課程教學,職前培訓不足,尤其是針對學前專業和教學方法的崗前培訓機會少。教師的專業成長在自我摸索中進行,缺乏有效的引領。教師很容易出現教學隨意性大、教學方法少、學生學習效果不好的問題,導致教師的專業發展緩慢。
中職學生普遍存在文化課基礎差的特點,尤其是學生在上理論課時如果聽不懂就會昏昏欲睡。作為中職教師應該提高思想認識,轉變觀念,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進行全新的教學改革。例如:在學前教育學理論課上,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注重教育學與幼兒園實際案例相結合,讓學生在幼兒園實際場景中感受教育學課的魅力,而不僅僅是將教育學課等同于“理論”課。另外,教師要樹立信息化課堂教學的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運用“智慧課堂APP”中的頭腦風暴、答疑討論、隨堂檢測、投票問卷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 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因此,教師必須始終站在教學改革的前沿,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與時俱進。教師也要對自己的專業發展作出一個發展規劃,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研究、反思、總結, 進而提升自身的學識水平和業務素質。
教師應克服困難積極爭取參觀學習的機會,例如:學習學校的觀摩公開課、示范課,參加各種教育科研,教學研究等學術研討會、知識講座、培訓等活動;進行“師徒制”培養,可以和老教師結對子或校企幼兒園教師結對子,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這樣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發展會更快、更好,以便適應學前背景下的教育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新環境, 為將來成長為專家型的學前教育教師做好職業發展規劃。此外, 教師還可以通過參加校內、校外的各類比賽, 以開拓自己的視野和思路。
幼兒園教師要掌握的不僅僅是教的知識, 更是教的藝術, 而教的藝術通常不是機械的傳授就能形成的, 它需要師范生在教育見習、實習的實踐活動中通過持續的反思才有可能提升[1]。作為學前教育學的教師, 我們在課堂上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過程中, 一定要結合幼兒園實際。比如,學生在教育學課堂上學習課程知識的時候, 要緊密聯系幼兒園課程內容、仔細觀摩幼兒園的課程實施等等, 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前期深入幼兒園實踐, 了解當前不同幼兒園的教學環境及幼兒的心理發展情況,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而不是憑空想象。
學前教育學教師只有堅持長期的在幼兒園觀摩、學習、研究一線幼兒教育活動, 以幼兒園一線教學實踐為自己專業成長轉型的基地, 細心關注幼兒園一線教學的復雜性、多元性、豐富性, 才能在教學中顧及到每一位幼兒師范生的特點和個性, 為培養有專業思維的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找到最佳的途徑。經過下園觀摩學習、實習實踐、現場授課等形式, 教育學教師才能領悟幼兒教師真實教學場景下的實用教學技能儲備, 從而真正走上認同學前教育的理論課教學之路。
總之,學前教育學教師專業成長面臨許多問題,只有主動培養自身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情感,才能實現專業角色的轉型,成為專家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