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郭探微
傳統的中國,是鄉土的中國。我們的根在鄉村,“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美麗風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和樂景象,是一代又一代人心向往之的田園記憶。
現代的中國,是振興鄉村的中國。從“三農問題”的提出到“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鄉村,作為“美麗中國”的重要部分、作為各具特色的“富春山居圖”的描繪者,正重新煥發生機。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人才是其中的關鍵一環。人從哪里來?過去,鄉村的青壯年勞力們“爭相跳農門”,到城里去、變成“城里人”,成為很多農民的“終極夢想”。現在,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鄉村軟硬件條件的不斷完善、就業機會的不斷增加,一大批在城里打拼過、學習過,有本事、有夢想的農村青壯年們形成“我要回家鄉”的浪潮,他們希望用自己的“學成歸來”,給家鄉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重建更富裕、更美麗、更現代化的家鄉。他們的回流,也帶動了更多關心農村的“創客”“海歸”“大學生”“企業家”投身到新農村的建設大潮中。
和老一代“葉落歸根”的被動返鄉心理不同,新一批的返鄉者,因為心中有藍圖而選擇主動返鄉,他們的回歸,給鄉村帶來了哪些驚喜與變化?他們的返鄉之路,又交織著怎樣的難處、困惑與期盼?如何讓返鄉者們的回鄉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好?本期獨家策劃,讓我們聚焦新時代的“返鄉一代”。(執筆/郭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