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昭慶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在山區修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接橋臺較為常見,而此類填方路基一般具有較大縱坡,填方體容易在由高到低方向形成側向壓力甚至產生滑移現象。為保證橋臺穩定性,減少填方體對橋臺樁基的推力和剪切作用,往往需要在路基回填到一定高度并穩定后施作橋臺樁基,嵌巖樁需要穿透回填層進入基巖。在填石路基上施工橋臺樁基時,如何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提高沖擊鉆成孔效率,減少塌孔、漏漿等處理費用意義非凡。
某山區高速公路設計有高填方路基接橋臺,如圖1所示。樁基設計長度38m,其中上部14m位于填石路基內。地層由上至下依次為7m厚碎石土層(采用袖閥管注水泥漿加固),10m厚卵石土層,4m厚強風化泥巖,底端進入中風化泥巖。
路基填料主要為隧道洞渣,以志留系中上統韓家店群泥巖為主,局部含中風化灰巖,其泥巖單軸天然極限抗壓強度為7.7MPa~13.4MPa,呈青灰色,泥質結構,層狀構造。洞渣大塊狀較少,堆放于自然環境中風化速度極快,7~15天即呈劈裂狀和發生崩解。填料如圖1所示。
該段路基填筑前,挖除表土并對上部碎石土層采用袖閥管注水泥漿加固地層。路基分層填筑,每填高6m采取強夯補強,保障路基壓實質量。路基填筑至橋臺樁頂高度靜置3個月,沉降觀測穩定后再進行樁基施工。

圖1
該橋臺樁基位于填石路基上,深度38m,地層復雜。可采用全護筒旋挖鉆、人工挖孔、沖擊鉆成孔。由于該類型橋臺樁基共10根,且位于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大型設備進出場成本過高,全護筒旋挖鉆不具備經濟優勢,且下部中風化泥巖旋挖鉆成孔困難。而樁基深度達38m,上部14m填石路基孔隙較多,自穩能力差,開孔后發生塌孔后果不堪設想。因此采用沖擊鉆進行樁基成孔。
該橋臺樁基采用沖擊鉆成孔時,控制不當容易產生塌孔、漏漿等現象。其影響因素包括。
由于填料主要為塊狀和碎屑狀強風化泥巖,自身不具備粘結性;路基壓實和強夯補強將大塊石渣壓碎,由于粘結性差和空隙較多,路基成型后依然是松散結構,一旦成孔過程中形成臨空面,容易產生滲漏點,漏漿導致孔壁失去泥漿靜壓力的作用產生坍塌。
泥漿的比重和粘度直接影響護壁效果。如果泥漿比重過大、粘度偏高,鉆頭沖擊力減弱導致成孔效率低;如果泥漿比重過小、粘度偏低,護壁泥皮容易沖散或脫落,極易導致塌孔和漏漿。
路基填筑和壓實達到一定深度后,填料重力和嵌擠作用形成自穩能力,根據填料性質和沖擊力不同,深度在3~7米之間,能夠抵抗鉆頭沖擊震動和擾動。采用常規工藝埋設護筒需對成型路基進行反開挖,埋設深度過深,開挖深度和范圍大,增加工作量。埋深過淺,樁基開孔后沖程過高形成較大震動,路基自穩能力不足以抵抗鉆頭震動和擾動,容易產生塌孔。
為探究路基結構穩定性、泥漿性能指標和護筒埋設深度對填石路基沖擊鉆成孔的影響,對這三個因素的作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采用以強風化泥巖為主的洞渣進行路基填筑,分層填筑厚度30cm,每填高6m進行強夯補強。由于填料粘結性能差、孔隙較多,在樁基成孔臨空面容易產生塌孔和漏漿,在相鄰橋墩同類型樁基施工時設置一組注漿加固的對比措施,兩根樁基長度均為30m,樁徑2m,填石路基厚度10m。路基填筑過程中,在距樁頂6m深度內,沿樁基外沿2m范圍內灌入稀水泥砂漿,每延米灌漿0.5m3。樁基成孔數據見表1。

表1
采取灌水泥砂漿增強樁基四周整體穩定性后,成孔速度在填石路基段較快,對防止塌孔和漏漿效果良好。樁基數量不多時相對于全護筒旋挖鉆成孔具有一定經濟優勢。
泥漿護壁作用是沖擊鉆成孔的關鍵,通過施工試驗樁研究泥漿比重對成孔的影響。選2根填石路基上的樁基,填石路基厚度10m。樁基開孔泥漿比重分別為1.4、1.3,以及先期施工注漿加固樁基進行數據分析。以鉆進11m即穿透填石范圍進入已注漿加固的碎石土層為統計節點。樁基成孔數據見表2。

表2
通過調整泥漿比重對應的樁基成孔數據顯示,填石路基沖擊鉆成孔開孔泥漿比重宜控制在1.35左右,過高樁基成孔效率偏低,過低容易造成塌孔和漏漿。
護筒埋設深度影響填石路基沖擊鉆成孔。埋設深度超4m開挖量巨大,護筒埋設、糾偏和拔出較難實現。埋設深度小于2m時,塌孔風險增高,護筒穩定性不夠容易偏斜。護筒埋設深度宜控制在2.5m~3m,方便施工,樁基開孔時低錘密擊,可減少護筒對成孔的影響。
通過施工試驗樁和對相關參數的分析比選,初步確定填石路基橋臺施工參數。在確保路基壓實質量的前提下對樁基外圍適當加固,護筒埋設深度設置為3m,開孔泥漿比重1.35,填石深度范圍內遞減1.28,進行填石路基成孔施工。通過分析已施工的兩根橋臺樁基成孔數據,填石路基14m范圍內平均耗時76h,漏漿量4.8m3,僅發生1次約1.5m3的塌孔。成孔過程控制效果較好。
5.5.1 塌孔防治
群樁務必跳孔施工,成孔過程中隨時關注泥漿液面的變化,如果出現泥漿液面突然升高,漿液大量溢出后隨即降低,很可能已經塌孔。此時應立即將鉆頭提起,向孔內拋填小石塊和粘土塊,直至高出推斷或實測塌孔位置以上1m~2m,靜置10min后反復沖擊使其形成護壁。
5.5.2 漏漿防治
護筒埋設過程中,上下孔口應選用粘結性較好的黃泥進行填塞。開孔時低錘密擊,避免沖擊震動和鉆頭擾動破壞護壁泥皮,及時投入粘土,泥漿沒過鉆頭再加大沖程。加強成孔過程中垂直度的檢測,發現偏斜立即停鉆,回填厚度約20cm塊石低錘快擊找平孔底,然后正常鉆進。
通過分析影響填石路基上樁基沖擊鉆成孔因素,結合路基填料性質,提出采用稀水泥砂漿加固樁基上部、適當加大開孔泥漿比重和粘度、常規護筒埋設的填石路基樁基成孔技術。經實際應用,成孔速度、成孔質量得到提高,有效降低塌孔、漏漿的風險,在偏遠山區高速公路建設時具有經濟優勢和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