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大利 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地面以上一到七層為商業綜合體,總層數十九層。項目按同一單體設計。結構體系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結構高度為94.90m。一到五層為裙房,六層以上利用結構縫分為4個單體,分別為南北塔樓、影院及東樓。
本工程抗震結構的等級分別為,南北兩個塔:6層以上2級框架,2級剪力墻;商業部分1級框架,1級剪力墻;抗震等級地下1 層同商業,抗震構造措施地下1 層以下降低1 級。兩個塔與大底盤相連接的外圍墻柱,抗震等級在大底盤上下兩層范圍內再加高1級。
按《高規》10.6.5要求,商業部分以上的兩個塔結構的位移角層間值在底部樓層最大為1/1507,遠遠大于商業部分的值,滿足規范要求。
為避免結構因為樓板不連續對結構造成不利影響,設計中采取在開洞區域框架梁拉通,且在梁格之間增加水平交叉撐,與框架梁一起形成水平傳力體系。在局部開洞的部位,通過建立設置斜撐、增加樓板兩種模型,并與無樓板模型進行對比,對三個對比結構進行各項分析,可知設置水平支撐及樓板開洞對樓層剛度比影響較小。
規則性判斷上,本工程具有不規則扭轉,不規則收進豎向兩項。另外本項目中存在局部沒有樓板的情況,設計中將沒有樓板的地方采用支撐替代樓板,這樣在地震作用下地震力可以有效傳遞。故本項目非超限結構。
本工程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在六層以下的裙房部分無法設縫,而在屋面以上又天然的分成兩個塔樓,局部還有電影院屋面,六層大屋面以上必須設縫。綜合考慮工程的特殊性,本項目在六層處利用塔樓周邊的框架柱設置分叉柱,并向下延伸一層。六層以上在主樓邊與裙房之間設置100mm 抗震縫,具體做法如下左圖所示。
考慮其應力集中,在五層頂設置斜向加腋,保證豎向力的有效傳遞,并將加腋下方一米范圍內的箍筋按16@100 加強。由于本身柱子就由于裙房乙類設防、上部收進的原因,抗震等級提高至特一級,故采取比特一級更高的要求進行加強。
“分叉柱”采用通用有限元軟sap2000進行應力分析,實體梁柱均采用單元建模,按零點一米進行剖分,采用PKPM 中讀取的最不利荷載進行計算分析。柱頂荷載分別取1800kN 和14000kN,并模擬了柱端的約束條件,進行網格劃分計算。計算結果表明。
拉應力最大的地方有1.8MPa,柱混凝土抗拉強度為ft=2.04MPa,滿足要求。壓應力最大的地方位于加腋根部,為24.8MPa,也滿足要求。計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1)六層以上設逢,將結構分塔,避免結構動力特性突變。
(2)通過設置水平斜撐,保證水平力傳遞,以代替混凝土板,避免平面大開洞。
(3)分叉柱通過有限元分析可知其應力比滿足要求,并采取相應加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