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新
(綿陽南山中學雙語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單元遷移其實可以分開解釋為單元與遷移這兩個方面。單元就是語文不同的學習單元,遷移就是進行知識的遷移。將兩者合起來就可以理解為在不同單元學習不同的知識時,可以使用單元遷移的方法進行對不同單元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理解單元的內容,并根據單元內容拓展相對應的知識,來提高五年級語文學生的知識儲存量。
在小學的語文學習中,是分為不同的階段的,這些階段根據學生們的學習難度與知識的鏈接進行排列的,在前面的單元往往是最為簡單的單元,但也是基礎性最強的單元。在后面的單元往往是難度最高的單元,同時也是綜合性最為強的單元。這些單元讓語文教學難度降低,方便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語文學習的過程,讓語文的學習循序漸進,從每一個單元在慢慢的察覺語文學習存在的基本規律,幫助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而且教師也可以根據每一個單元的不同,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給學生們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根據自己的教學節奏來進行,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這樣也給語文老師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利于語文老師對于課堂的把握,更有利于對于小學五年級學生們的學習進行相對應的指導。
在語文教學中,課本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每一篇能夠入選課本的文章都是十分經典的。但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們正處在知識積累的階段,書本上的內容是很好,但是也需要不同的課外知識進行積累,通過遷移的方法把已經學習過的知識與沒有學習過的知識結合起來,觀察不同知識的共性,將不同的知識結合起來,達到通過已經掌握的知識對沒掌握的知識的提前學習,換一種方法說,就是一種舉一反三的作用,知識之間是由許多聯系的,把握這些聯系,就可以對新的知識提前的進行了解與學習,這有助于小學五年級學生語文學習思維的培養。學生通過遷移的方法提前學習到新知識也有利于教師對于新課程的講述,幫助語文課程的進行。
語文每一個單元都是不同的知識點,遷移可以讓這些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充分的利用起來,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但是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不是很明確的,所以就與需要老師幫助學生們明確遷移的主要方向,在學習一個單元時,給學生們講解完單元的知識點后,指出這個單元的知識點與那些單元的知識點有聯系,存在著什么的共同性。或者可以借用課外的知識,語文老師給學生們提供一些可以用來知識遷移的課外知識,讓學生們進行學習,以此來鞏固學到的知識和對新知識的預習。例如:語文老師在講《莫高窟》一課時,可以給學生們介紹另外一篇文章《黃果樹瀑布》,讓學生根據本課學習到的知識,去主動的分析《黃果樹瀑布》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與寫作的手法,給學生布置一些目標,學生有了老師布置的目標后遷移學習的有效性就會更高,就可以提高語文的學習效率。
現在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大多是老師為主導的直接講課的教學方式。但是現在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應該主動的去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述完課程后,根據課上學的分析文章的方法去主動的分析其他的學習內容,這樣子對于學生本身的語文學習是十分有效果的。并且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時候,老師也要發揮自己的主動作用,主動指導學生分析文章,幫助學生將已經學會的知識融會貫通,幫助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升。例如:在學習《七律·長征》一課時,給學生們提供自學素材《沁園春·長沙》讓學生比較兩篇文章的不同進行自主學習,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提煉寫作的技巧,并寫出結論交給老師檢查,老師根據學生分析的內容進行解答,提高學生的學習技巧與學習的主動性。
綜上所述,單元遷移教學方式是很適合小學五年級的語文教學的,利用單元遷移的方法,讓學生利用不同單元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學習,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同時老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幫助,幫助學生明確知識遷移的目標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對知識的自主思考,讓語文課堂的教學變革更加輕松有效,不僅方便老師,也有利于學生,這就是單元遷移教學法對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