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華秀
(四川省彭州市濛陽鎮七一小學,四川 彭州 611934)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教師逐漸重視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在小學數學,許多一線教師采用學生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教學。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經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出現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也可以使得中等生和學困生向優秀的學生學習,達到共同進步。合作學習的優點不斷的被一線教師和學者認可,但隨著課程的改革,合作學習也出現一些問題。因此,本文對小學數學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探究,提出提高學生合作意識的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針對某一問題,幾個學生為一組進行相互合作學習。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常出現學生組成小組學習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往往是學習較好的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討論,學習困難的學生由于對學習不自信,不敢在學習小組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習較優秀的學生,常常聽從自己的建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他人身上,導致在分享合作學習成果時大都是自己的想法居多,團隊的想法較少。
教師需要先提出合作學習的任務。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單純是為了學生合作而提出問題。有的問題設置不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學生覺得問題不具有挑戰的意義,也就不大愿意進行小組合作。另外,有的教師將超過學生現有階段水平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出現時間花費多,教學任務未完成的現象,導致教師的教學目標未能完成。
小組合作學習之前,需要對小組成員進行分配。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小組成員的分配是較為隨意的,采用號數分配的方式,如男生為一組,女生為一組,或是第一排為一組,第二排為第二組,以此類推...。這樣出現了小組成員學習能力和水平出現較大的差異,有的小組成員大都是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有的小組成員大都是學生能力較差的學生,這樣的小組分配就沒有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最終都要進行評價。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忽略評價這一環節,往往都是匆忙地結束課堂的合作學習。有的教師只對整個小組合作進行評價,沒有具體到個人進行評價。有的教師對小組合作進行評價,只對小組表現較突出的學生進行評價,忽略表現不突出的學生。學生進行互評的現象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就更少。出現這些情況,都歸根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體系不完善。
想要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科學合理的進行分組是很有必要。老師在分組之前,應該先去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狀況,然后根據任務的特點來進行合理的分組,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小組的人員構成是和諧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工作,這樣才可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一般人數應該控制到 4到6人,這樣的人數是比較好控制的,也能及時去進行管理和調整,從而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我們想要小學數學教學中去應用小組合作學習,老師就應該去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給小組合作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這樣才能保證接下來的合作學習順利開展。
一般來說,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應該是來自于教材的,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的內容,從而保證自己的學習。老師在實際應用時,可以去深度挖掘教材,根據教材中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來布置小組合作問題,讓學生來進行合作學習,從而去解決教材中的問題,也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教材,是我們教學中最重要的道具,老師應該去合理運用,從而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也能保證教材的完整利用。我們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去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去挖掘教材,明確小組合作的任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值得老師去嘗試。
學生年紀比較小,經驗不足,在合作解決任務時,會存在一些問題,沒辦法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去進行指導,提供一些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合作學習。學生在合作中出現一些矛盾無法調解時,老師就可以及時進行調控,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生更好的進行合作,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讓小組合作學習順利地進行下去。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是說老師完全放手,還是應該隨時關注,這樣才可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讓自己的教學更加的有效。
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后,老師可以對學生去進行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的提高。老師可以對學生合作中表現好的方面去進行鼓勵,讓學生可以去堅持,對于學生表現不好的方面,提出一些解決方法,來讓學生得到改變,從而讓學生變得更加的優秀,也讓以后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更好。老師畢竟經驗豐富,對于學生可以給出更多的指導意見,所以進行科學的評價是很有必要的。我們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科學評價是很有必要的。
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越來越重要,培養小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變得越來越緊迫。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需要教師合理設置合作問題,學生明確合作任務,對合作進行分工,既能有效完成合作任務,又能培養或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