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張帥
(富平縣職業教育中心,陜西 渭南 711700)
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中職電工電子專業的教材都是采用國家統一編寫的版本,但是每一個地區都有自身的特點,如果每一所學校都固守這一個教材,那么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都和當地的實際情況會有一些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材觀指出,教材不是圣經,也不是唯一的真理,因此一方面,教師可以創造性地改變教材內容,根據當地的實際工作情況、學生的認知情況進行優化改革教材,將專業知識和實踐活動有機整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時也不能拘泥于教材,而是應該跳脫出來,將教材中的專業知識延伸出來,引導學生將其活用到實際運用中去,發揮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
中職電工電子專業的實踐操作是需要借助專業的設施設備的,有一些院校由于重理論輕實踐,在設施準備方面工作做得不到位。新課改理念強調將實踐和理論放置在同樣的地位,這就要求中職院校做好物質上的準備。中職院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創建理實一體化的實驗室,充分準備實踐的機械設備,此時也要注意將講臺課桌與操作設備相配合,做到在學生做的同時有教師教。這樣的物質基礎使學生能夠投入實踐活動中去,真正做到理實相結合。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需要創設一個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情境化教學模式作為其中一個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興趣的形式,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果。一般來說,情境化教學主要有故事化情境、活動化情境、生活化情境和問題化情境等。故事化情境就是根據教材內容,通過講述一個故事激起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學習內容;問題化情境即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在《串聯》這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前準備一臺收音機,提問學生收音機應該怎么調臺,到底調的是什么等問題,這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現實問題。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形成小組來自己動手試一試,探討一下收音機調臺背后的理論依據,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理論與動手探索的結合。
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學要重視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能動性。因此,理實一體化的課堂也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索和主動認知。例如在學習《變壓器》這一章時,教師就可以運用理實一體化的講授方法。首先引導學生在初步閱讀教材后進行小組討論變壓器的構造和運作的基本原理,教師再詳細講解變壓器的磁場、磁路和交流鐵芯線圈等教學重點。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之后,教師應該運用理實一體化中的練習法來組織實踐操作活動,學生進行磁場方向、變壓器元件、負載實驗等操作練習,真正將變壓器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操作中得到論證。
中職學校電工電子專業的內容主要包括電路基礎知識、電工基本技術、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化電子技術這四個部分。一般來說,這四個部分是抽象晦澀的,與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是存在著差異的。在理論學習時,教師可以運用實物參觀法和模型觀察法等,讓學生充分掌握電子電工專業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三相異步電動機》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在理實一體化教室中為學生準備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實物,讓學生能夠進行實物觀察,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流程等;此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多媒體資源作為新興力量,能夠生動展示地專業知識和操作步驟等。
例如,在學習《正弦交流電路》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本章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正弦交流電的基本元件、電阻電感電容和諧振電路等,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好地操作電路的設計。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實物模擬等教學方式的使用也能發揮它們獨特的作用。教師在實訓活動中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電路設計,例如收音機開關的組裝等,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作為一線教師,可能學校有限的資源供給學生進行實踐,但是我們還是要能夠盡可能的幫助學生進行實踐。我們上述提到的收音機的拆解和重裝,可能就是我們為學生提供最基本的實踐教學操作。當然我們還可以進行一些其他實踐活動,比較容易實現的就是家電回收和維修。讓學生在學習到理論知識之后,我們進行一些故障家電的維修,可能會極大的幫助學生進行實踐,了解市面上的電子產品的具體內部結構,并且可以通過實際的運行原理找到故障點,然后通過一些操作將故障排除。將故障排除或將問題解決,這是在實踐操作中能夠給予學生極大滿足感的事情,能夠極大的提高學生繼續深入研究和思考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與社會企業合作進行實踐教學,通過學生參與實際生產,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以此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還可以通過與社會技術工人合作,院校教師作為理論教學的主要力量,專業技術工人作為實踐教學的主要力量,這樣可以充分發揮院校教師的理論講解優勢,然后再利用專業技術工人的豐富實際操作經驗,通過實際操作過程當中的講解和傳授,讓學生能夠極大的吸收專業技術工人身上的操作技術,這對于提高實訓教學的有效性有十分明顯的效果。通過實踐促進理論學習,再通過理論學習逐步提高實踐能力,這是我們實踐的最終目的。
綜上所述,中職電工電子教學中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與實踐操作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緊跟新課改理論的腳步,在充分尊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設計一些理實一體的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提高其專業素養,從而促進中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