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斌
(重慶市江津中學校,重慶 江津 402260)
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一方面教師在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手段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導致教學課堂沉悶嚴肅,學生處在被動學習的教學位置,很難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積極性很低,很難自主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去,教學質量不高。另一方面,數學具有很大的抽象性,且計算量很大,學生很難通過數學學習找到自信,自然,學習興趣不高,沒有了興趣的指引,學生很難在課后展開自主學習,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基于上述兩方面的問題,教師要找到癥結所在,采取針對性的舉措,力求從根本上解決現存問題,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體驗,同時遵循新課改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中數學的理論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如若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能力,往往掌握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在應用題的解答部分,又存在邏輯性強,計算量大等特點,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他們即便是想要深入學習也力不從心,學習效率很低,成績難以得到提升,長期處于這種學習狀態,學生慢慢的就會失去信心,逐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熱情,興趣不高,沒有興趣這個基礎,學生往往不會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效率低下是可想而知的。
不少教師仍然秉持陳舊的教學觀念,將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放在首位,這與當前新課改的要求不符,且大多數教師展開的講授型課堂,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的位置,甚至有可能還是被迫學習,產生厭學心理。另外,純粹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大多都是等待教師給出答案,自主思考的意識缺乏,還可能形成依賴思想,越來越傾向于教師的講解,而不進行自主練習,這對數學學習來說是極為不利的,不僅如此,學生也很難展開自主學習,缺少了這個過程,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都難以得到培養,與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符。
由于高中數學本身具有的特點,即難度大、計算量多等,導致不同學生的吸收接受程度不同,對教師講解的內容也不能完全掌握,這是由于不同學生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展開統一的數學教學,很難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能力要求,這也是阻礙數學教學高效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他們很難理解教師教學的內容,久而久之,會逐漸打擊他們的自信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還可能讓他們產生厭學心理,后果十分嚴重,教師要引起重視,采取有效舉措,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來確定教學內容,以求減小兩極分化,促進所有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多媒體的應用能夠優化課程結構,降低數學教學的難度,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一方面,多媒體在教學內容的展現上更加的生動形象,能夠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教學視頻,以畫面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感知數學知識,掌握更加熟練,且多媒體從視聽兩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加強了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延伸了數學較知識,加深了數學教學的深度和難度,對學生能力的提升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另外,教師也可以以課外知識為切入點,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展開課本知識的講解,給學生一定的適應和緩沖的空間,使他們以更好的學習狀態加入到課程學習中來,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另一方面,多媒體能夠簡化課程知識,優化課程體系,將零散繁雜的知識以結構框架的形式展現出來,學生更易抓住學習重點,進行針對性學習,學習效率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有效加強。不過,要保證數學教學的高效開展,教師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確保多媒體的合理運用,由此,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加強教學效果。
教師要革新教學手段,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戰略,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在教學課堂中多以學生的能力培養為主,有助于學生今后發展。就以我的教學經驗為例,我認為,合作交流教學、提問教學、情景教學等模式是現今課程中比較常見且效果較好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并能不斷的通過自主學習過程,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實踐應用等能力的提升。就以提問教學的開展為例,教師要創設一些啟發性較強,趣味性較高的數學問題,并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進來,在探索答案的過程中展開自主思考,進行有效學習。當然,為了確保提問教學的高效開展,教師還要積極參與進去,及時為學生解疑答惑,并對他們的學習方向與學習方法做出正確的指導,加強自主學習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采取階梯式的難度增強模式,逐漸加深提問問題的難度,促使學生在探尋解決方法與對策的過程中,培養并提升創新能力,這是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學對學生提出的新要求。
教師要正視學生的能力差異,改變傳統統一式的教學方法,輔助分層教學,有效減小兩極分化嚴重的數學教學現狀,以求促進所有學生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做出合理的分層,全方面的考慮學生的數學成績、綜合能力、性格特點、個人意愿等,以求學生被分到恰當的層次。其次,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制定不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后作業等,確保學生都能夠理解掌握教學內容,并通過數學學習找回自信,增強學習的積極性。最后,教師還要根據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效果對分層做出調整,促使學生能夠有效提升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心理需求,采取針對性的舉措,解決當前問題,有效增強教學效果,促進所有學生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