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莉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敖力布皋學校,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在當前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特別是在現階段的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各個學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都會使用到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可以通過視頻、動畫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方式,將一些抽象知識以一種動態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特別是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由于生物知識當中有很多知識點如果只是單純利用書本當中的圖片或者是文字來進行講解,學生們很有可能會出現一種知識混淆的現象。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會導致學生的生物知識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就需要意識到生物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在其中的重要性,并且實現信息技術在其中合理的利用,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水平。
初中生物教學的很多知識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同時由于初中生的學習壓力普遍比較大,所以很容易忽視生物這門學科。但是,其實生物學科對學生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以及健康成長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所以在這種背景下,要利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或者是教學方式,這樣不僅能夠調動起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能夠從根本上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信息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將生物知識轉變成為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比如可以以視頻或者是動畫等不同方式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1]。比如在講解《植物細胞顯微結構》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展示出細胞的動畫結構示意圖。這樣學生們可以直接通過顯微鏡的利用,對真實的細胞結構進行觀察,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可以實現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科學合理的利用。
在初中生物教學具體開展過程中,將信息技術科學合理的應用其中,不僅有利于促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還可以提高生物教學效率。信息技術在應用時,教師可以對該技術當中的圖片、視頻以及文字等進行合理的利用,并且與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實現對特定情境的創設和利用。在這一基礎上,學生可以逐漸融入到情境當中,對問題進行討論,并且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可以選擇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方式,實現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知識平臺,讓學生通過這些平臺和各種資料的合理利用,去發現和交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2]。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們可以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而且還可以通過學生相互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為自己的后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信息技術資源庫在其中的重要性,同時還要與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結合。通過情境創設,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問題進行提出,讓學生們可以以小組探究的方式,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學生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在進行分組學習的時候,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通過信息技術的共享功能,直接將實驗設計方案上傳到網絡上。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將實驗結論輸送到這些具有公共特征的平臺上,這樣不僅能夠在平臺上對這些內容進行匯總和統計,而且還能夠實現相互之間的有效交流和討論。
比如在探究實驗《測定種子的發芽率》這一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通過網絡來尋找各種不同類型的資料,比如查找有關小麥、黃豆等這些不同種子最適合發芽的溫度等。緊接著,要在電子白板資源庫當中,對相關的實驗裝置進行查找和利用,與此同時,還要與實際情況進行結合,模擬組裝出與自己實際要求最相符和的實驗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在實驗探究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玻璃杯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儀器,對這些種子的發芽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判斷。在實驗完成之后,可以直接將種子的發芽情況利用手機拍照等方式記錄下來,并且上傳到相對應的平臺上,讓大家可以共同對這一實驗情況進行探究和討論。
在生物探究活動的具體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師生相互之間的互動、溝通和交流。也就是說在實踐中要搭建探究教學互動平臺,這樣不僅能夠從根本上體現出學生們在生物課堂的主體地位,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該技術可以被合理的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當中。這樣不僅能夠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能夠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實現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有效融合,為學生們的生物學習成績提升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