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重慶市榮昌區職業教育中心,重慶 榮昌 402460)
從現階段的教學狀況來看,很多的班主任都將教學的重點落在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上,在班級管理上投入的精力很少,這也就是為什么現階段很多班級學習氛圍不夠,凝聚力不強的原因,當然,不良的班級管理也造成了班上學生的成績兩極分化嚴重,學生間的情誼不太深厚……上述情況是普遍存在于當前各階段的教學中的,班主任要意識到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在充分尊重學生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加強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充分凸顯班級管理的民主性,另外,班主任要做好榜樣作用,以自身為標桿,在與學生的長期相處中,對他們潛移默化的產生積極影響,自然,在多種教學措施的推動下,班級管理能夠取得有效進展,學生也能夠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下完成學習,效果顯著。接下來,我將從五個方面出發,具體闡述能夠加強班級管理的有效方法。
要確保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是關鍵。畢竟,不同學生的性格存在很大的差異,當然,能力水平各不相同,學習態度也存在一定的異同,如若對這部分學生進行統一的管理,那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將很難開展,因為在這樣的教學制度下,總會出現很多不滿的學生,當然,他們在不滿情緒的影響下,不太愿意響應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甚至有時候還會對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礙。針對這種教學狀況,班主任就可以綜合考慮學生多方面的性格特點和能力水平,將學生大致分為三個層次,如“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這三個層次,一般說來,“優等生”的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成績優異,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他們往往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夠對管理工作的開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后進生”一般說來,就是行為習慣存在一定問題,對班級團結建設有一定不良影響的學生,班主任明確了這一點后,在管理工作的開展中,就要重點加強對“后進生”的管理,確保管理工作得到所有學生的支持,由此,教學效果能夠得到很大的加強。綜上所述,科學有效的分層是確保班級有效管理的關鍵。
管理制度是規范學生行為,確保班級管理工作開展順利的前提。班主任要明確這一點,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要加以重視。管理制度的制定要遵循民主性的原則,即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意見和看法來制定管理制度,由此,才能夠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從以往的教學狀況來看,很多班主任制定的很多管理制度都與學生的實際狀況不符,學生執行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長期處在這種教學狀態下,學生會逐漸忽視管理制度的存在,在后續的學習中都不再遵守,管理制度的存在感很弱。由此可見,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至關重要。接下來,我將以我的教學經驗為例,具體闡述幾點能夠有效推動管理制度制定的合理性。首先,管理制度必須要遵循學生的心理需求,以求適應學生的能力水平。其次,管理制度必須要細致,以求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行為是否正確,唯有邊界明確的教學行為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約束學生的行為,對學生起到管制作用。另外,管理制度的表述要簡潔,唯有如此,才能夠有效讓學生明晰相關制度,并自主遵守,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促使班級凝聚力加強,團結力提升,學生對于班級的歸屬感加強。
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僅僅依靠班主任的努力是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的,畢竟,班級中普遍都有幾十人,班主任精力有限,很難全面顧及到每一位學生的感受,管理工作的開展存在很大的難度。在這一教學狀況下,就需要班主任遵循一定的原則,選取相關的班委干部,組建一支優良的班級管理團隊,加強班級管理的力度,以求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故而,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平常的表現和行為習慣等,選取部分責任心強,有擔當的學生,確保管理團隊創建的專業性與自律性。班主任同樣要加強與管理團隊的溝通交流,及時從管理學生的反饋中了解班級管理的狀態以及效果,由此判斷實施管理手段的正確與否,并對管理制度進行一定的調整,以求管理工作能夠與學生的需求相符,由此能夠得到學生的大力支持,班級管理能夠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榜樣作用對學生的行為能夠做出正確的指導。有了榜樣的帶領,學生的行為能夠得以規范,當然,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會更加順利。一方面,班主任要做好這個帶頭作用,以自身行為為標桿,對學生的行為做出正確的指示。比如,在教學課堂上要遵守紀律,不能夠大聲喧嘩,也不能無故早退,當然,為了維持課間的融洽和諧,課后也要禁止學生橫沖直撞,確保學習氛圍足夠濃厚。另一方面,班主任還要強調學生的榜樣作用,選取部分表現優異的學生,并給予這部分學生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以此來激勵學生遵紀守法,在約束自身行為的前提下,有效促進自身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樣是融洽班級氛圍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強班級管理工作高效開展的基礎。班主任要明確這一點,采取一系列的教學手段,拉進與學生的距離,以求能夠增進師生感情,達到預期管理效果。一方面,班主任要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狀態,并對部分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展開特別的關注,積極解決他們學習上的問題,確保學生各項成績的有效提升,由此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班主任還要深入到學生的課后生活中去,全面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以求能夠在頻繁的溝通交流中了解學生的課后學習狀況,并通過這個過程拉進與學生的距離,取得學生的信任,由此,學生對班主任的工作能夠更加的支持,管理工作的開展會更加順利。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艱苦的任務,班主任要做好管理工作,就需要密切聯系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需求,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要充分體現民主性,以求班級管理工作能夠得到學生的大力支持。當然,為了加強管理的力度,班主任還可以頒布一系列的獎懲措施,對學生起到有力的監督管理工作,確保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