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芳
(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黃崗中心小學,江西 宜豐 336312)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由于小學英語學科具有交際性特點,合作學習一直是英語教師時常嘗試的一種教學方法。然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對合作學習活動的把控方面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將從實際案例出發,對合作學習活動中常見的問題予以分析與探究,并給出合理化建議,以期讓合作學習更好地為英語教學服務。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活動要有明確的交流目的、真實的交流意義和具體的操作要求,并為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教師在設計合作學習的活動任務時,要思考如何讓合作學習活動具有真實的交流意義,而不是為了合作而合作。【案例1】在PEP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2 Last weekend B Let’slearn的熱身環節中,某教師進行了這樣的教學:學生跟著視頻一起唱英文歌曲Lastweekend,而后拿著任務單與小組同學一起朗讀任務單上的詞匯,讀完就算完成了熱身。【案例分析】案例1中有兩個活動,即唱歌與小組合作朗讀詞匯,這兩個活動之間沒有任何關聯。由于缺乏情境的創設,學生在小組合作朗讀詞匯環節興趣不高,讀得也很機械。而且,由于沒有后續的反饋,教師無法確切地知道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合作學習流于形式,缺乏實效。【教學建議】在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創設合理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合作交流的氛圍,也讓學生在一定情境中明白某項活動必須由同伴合作,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由此滲透合作學習的意義。案例1中的兩個活動相對獨立,基本沒有聯系。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前后的活動緊密聯系,教師可以創設一定情境。因此案例1的教學可以做這樣的調整:先讓學生跟著Video唱英文歌曲,之后組織小組合作訓練。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朗讀任務單上的單詞,并圈出歌曲中出現的單詞,然后通過朗讀歌詞的方式校對答案。最后教師呈現兩個小組的任務單,師生一起校對答案。調整后的小組活動設計了讓學生根據歌曲圈出單詞的環節。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應該充分挖掘不同學生各自的潛能,為他們搭設不同的平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發展。然而,在日常教學中,還是存在著許多要求單一、缺少層次的活動,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案例2】PEP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4MyHomeALet’stalk的教學中,在學生完成了對對話的聽音模仿朗讀后,教師設計了兩人一小組分角色朗讀活動,時間為2分鐘。實際上,有些小組1分鐘之內就能非常熟練地朗讀課文,讀完后就安靜地坐著;有些小組用2分鐘也只能馬馬虎虎地完成朗讀任務,朗讀也不流暢。【案例分析】分角色朗讀活動是小學英語課中常見的小組活動,巧妙運用分角色朗讀,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增強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然而,案例2中,教師沒有考慮學生間的差異性,而采用了“一刀切”的策略。英語成績優異的小組能較快完成任務,多余的時間無所事事;而能力較弱的小組在規定時間內難以較好地完成任務,顯然,教師預設的時間不夠。【教學建議】在分角色朗讀活動中,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師可以設計分層任務供小組選擇。每個小組可以根據組內同學的具體情況,選擇自己能夠完成的任務,并經過合作活動認真達成目標。對于案例2,教師可以做這樣的調整:在學生完成對對話語篇的模仿朗讀之后,為學生提供關于角色扮演的三個選擇:(1)大聲分角色朗讀;(2)分角色朗讀并表演;(3)看圖片表演對話。這三個選擇從最簡單的流暢朗讀到最難的無文本表演,關注到了班級內所有層次的學生。學生兩人一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自身實際的活動,然后進行目標明確的練習。當然,分層設計活動不僅適用于分角色朗讀,在許多拓展活動中,教師都可借鑒這一活動設計。設計教學環節時,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創設條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
在創設合作學習活動時,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要對活動進行明確分工,讓每一個學生都明白自己的任務。由此學生才能在活動中有的放矢,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案例3】在教學PEP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2Lastweek-endBLet’slearn時,教師根據教材第二部分Lookandtalk設計了一個小組合作活動:聽一聽,完成表格,如表1所示。【案例分析】活動中,學生聽文本錄音,獨自完成表格的填寫。然而,由于文本偏難,學生需要寫下的信息較多,因此,很多學生聽了三遍仍沒有完成任務。而且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與同伴間不存在合作關系。這是因為教師雖然將其定義為一個小組合作活動,但是沒有告知具體的合作要求,因此學生缺乏分工,無法展開合作。【教學建議】創設合作學習任務時,教師要給出明確的合作學習步驟,設置任務單,讓小組成員知道自己的任務,從而更好地參與活動。經過研討,教師對案例3的活動進行了修改。每位學生手持一張任務單,任務單上有明確的合作要求:(1)聽文本錄音1次,獨立填寫表格;(2)組內討論答案,每個人完成表格的填寫;(3)聽文本錄音,再次校對答案;(4)組內進行問答交流。修改后,學生的任務十分明確。活動過程中,學生井然有序,每個小組都按要求完成了任務。在校對答案的環節,教師有針對性地拿了兩份來自不同小組的仍存在問題的任務單進行展示,其他小組的學生找出問題、訂正問題,從而完成正確的任務單。這樣一來,合作活動由小組擴展到了班級,合作范圍擴大,合作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