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河
腸息肉是指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統稱為息肉。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見。以結腸和直腸息肉為最多,小腸息肉較少。息肉主要分為炎癥性和腺瘤性兩種。
腸道為什么會長息肉?專家介紹說,炎癥性息肉與腸道慢性炎癥有關,腺瘤性息肉的發生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低食物纖維飲食與結直腸息肉有關;吸煙與腺瘤性息肉有密切關系。某些息肉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腸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而幼年性息肉病多為錯構瘤,可能與胚胎發育異常有關。結直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
腸息肉的常見癥狀有便血、黏液便、便秘、腹痛、腹瀉、腸套疊、腹絞痛、腸道出血,根據息肉生長的部位、大小、數量多少,臨床表現不同。
炎性息肉又稱假性息肉,是大腸黏膜的潰瘍在愈合過程中纖維組織增生及潰瘍間黏膜下水腫,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漸隆起而形成。常見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等腸道疾病。
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可分為三種類型,即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腺瘤,其中管狀腺瘤最多見。
預防腸息肉,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不要過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變質以及被污染過的食物;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補鈣有助于預防結腸息肉。
腸道息肉不是大病,但也是不可忽視的。對于腸鏡報告中的息肉,我們既不能置之不理,也無須過分驚慌,應咨詢醫生,聽從醫生的治療建議,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