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毅
楊家將第一代曾是降將
楊家將第一代楊業,生于亂世,一生真正為宋朝服務只有8年。他曾為北漢服務,和宋朝血拼,還差一點殺了趙匡胤。
趙匡胤去世后,楊業被收降。宋太宗想滅遼,收回燕云十六州。楊業是降將,不可能得到重用,主要在后方。但宋軍一下子就被打敗了,連宋太宗也中了一箭,非常狼狽,宋對遼從進攻轉為防守。不久,宋太宗任命潘美為大將,潘美和楊業的關系很好,于是楊業升任副將。
楊業迎來了人生巔峰。他鎮守雁門關,雁門關在當時是重中之重的軍事要地,易守難攻。當時,楊業只有幾千人,遼軍卻有十萬騎兵精銳。楊業對遼軍很熟悉,開戰前,作為主將的楊業帶幾百人“逃走”了,一路上砍伐收集樹枝,原來楊業是繞到遼軍背后發起攻擊。古代戰爭就是心理戰,楊業在馬尾上扎上樹枝,塵土飛揚,看上去有幾萬人,遼軍一下子陣腳大亂。
楊業直奔主將而去,殺了遼軍主將。戰場形勢發生巨變,潘美率軍趕到,最終取得了大勝。三千人贏了十萬人,楊業取得了宋軍上下的信任,也洗刷了自己的降將名聲。
重振聲名的楊六郎
楊家將第二代有六個兒子,重振楊家聲名的是楊延昭——楊六郎。其他的兒子都是小官,歷史上默默無名。
楊六郎真正的戰功,就是遂城保衛戰。遂城周圍都是泥沼,遼軍進攻只能在天寒地凍的冬天。遼國蕭太后親自帶兵越過邊界,率二十萬人馬進攻,而楊延昭只有幾千人。
遂城是平原上的孤城,按理說,蕭太后很快就能踏平遂城,但就是久攻不下。楊延昭也心急如焚——好幾處城墻已經被打裂了。忽然天佑大宋,趕上北方的寒流,楊延昭抓住戰機,半夜用井水澆墻,一夜之間,整個城墻變成冰墻,大大增加了攻城難度,遼兵最終沒能攻破冰墻。
遂城大捷后,楊延昭威震天下。幾年之后,蕭太后再次領軍進攻。雙方都占不到便宜,最終簽訂了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澶淵之盟”后,宋遼之間基本處于和平狀態,長達118年之久。
楊門女將純屬文學虛構
佘太君和穆桂英雖然國內不少地方志有記載,但基本屬于夸大渲染,是隨著時代而逐漸豐滿的“文學虛構人物”。
楊門女將產生的最根本原因,是宋朝到后來越來越弱,中原無力抵抗外族入侵,節節敗退。面對數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普通百姓肯定從內心深處強烈呼喚抗擊入侵的英雄。楊門女將的故事,迎合了當時百姓的心理,給飽受戰亂困擾的下層人民以極大的心理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