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泉
(信豐縣第二中學,江西 贛州 341600)
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會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忽視實驗教學,注重理論教學,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現如今的高中化學教學已經開始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無論在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模式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認識到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且能夠結合學生差異性進行分層式教學,對于構建有效化學課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說新課程標準為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高中化學和生活日常、科學技術、社會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素養非常重要,良好的專業素養能夠有效結合這些內容涉及課堂教學,使得高中化學課堂更為高效[1]。近幾年,教師不斷變換教學方式,試圖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但是效果甚微。本文認為,想要提升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進而根據興趣點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主性,并且配合生活化情景引導學生融入到化學學習中。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差異性,個性化教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鈉的化合物”這一課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導入課堂教學內容,通過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示“蘇打、小蘇打、食鹽”等物品,并且告知學生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都屬于鈉的化合物。之后教師還可采用提問教學法,詢問鈉的化合物是什么,引發學生思考,最后告知學生“鈉的化合物從類別上說有氧化物(氧化鈉、過氧化鈉)、鹽(硝酸鈉、氯化鈉、硫酸鈉、碳酸鈉、次氯酸鈉、碳酸氫鈉、硫酸氫鈉、醋酸鈉等等)、堿(氫氧化鈉)。”這樣學生便會有興趣去了解這些繁瑣的化學文字,激發學生化學思維。教師需要在提問過程中給予學生差異化的引導,提高學生自信心,讓化學課堂充分活力。隨著我國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多媒體教學勢必會成為主流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對于高中化學這種理論相對復雜的學科來說,應用多媒體軟件制作課件,不僅能夠提升學生探索欲望,還能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動態的化學原理變化,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2]。
興趣是支撐學習的主要動力,對于高中化學來說也是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積極培養學生的興趣。現階段常見的化學教學方法有實驗教學法、問題教學法,還有本文上述案例中的多媒體教學法,無論哪種教學方法都是以學生興趣為基礎出發的。因此本文認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重點[3]。例如:在學習碳酸鈣、碳酸氫鈣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身邊常見的話題引出課程內容,長江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教師便可以長江為切入點詢問學生“長江江邊溶洞是如何形成的?”學生勢必會積極探索,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需要為學生解釋“長江江邊溶洞是碳酸鈣與碳酸氫鈣相互轉化而成”。接下來,為了讓學生更為清晰的了解相關數學概念,教師可通過生活常見的水垢,為學生講述水垢的形成機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帶來一個充滿水垢的水壺,讓學生自己觀察水垢,進而為學生講解水垢形成后可以通過醋酸清理掉,并且說明水的硬度對生命健康的影響。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并讓學生積極大膽的提出來,為學生解答化學現象的原理,并用欣賞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同學,肯定學生的進步,激發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了解到課程教學內容,還掌握了生活常識,最為重要的是采用實例的形式能夠強化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4]。
眾所周知,高中化學必須和實驗緊密結合,在長時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已然將實驗當做教學的重要模式。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使得實驗教學發揮出有效性,必須考慮到高中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實驗教學能夠以非常直觀實驗效果刺激學生,但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對學生的應變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必須對理論知識有一定的認知,才能在實驗過程中總結一些經驗,并且快速理解化學實驗的目的。那么在教學實驗中教師必須時刻保持嚴謹的教學態度,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例如:鉸鹽化學性質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展開實驗操作。而后學生勢必會對實驗結果和實驗過程產生疑問,并且出現不同的理解,在此次實驗中,將鉸鹽受熱分解,在長試管里盛氯化鉸2克,用酒精排燈在試管底部加熱。經過少許時間后,氯化鉸就會進行分解,部分的氨和氯化氫氣體將會從試管口流出,還有部分會重新生成氯化鉸固體。在操作過程中為了解決學生不同的疑問,教師需要在教師內巡視,指導學生操作,提高學生操作能力,并且找到學生普遍出現的疑問,在實驗后為學生解答[5]。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學想要提升有效性,首先要提高學生興趣,其次要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最后要結合化學實驗為學生提供差異化指導。充分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