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紅
(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實驗學校,吉林 吉林市 132000)
一般情況下,小學生的年齡在六歲到十二歲之間,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有著較強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對新奇的事物有極大的興趣,如果教師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小學生就會快速融入到學習環節,從而極大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音樂課程是培養小學生藝術修養的主要課程,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環節中融入音樂游戲,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在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落后,通常會將音樂知識直接講述給學生,然后帶領學生進行歌曲練習。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主導,而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嚴重的影響了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很多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對教師枯燥的講解以及反復的練習缺乏學習的興趣,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效果不佳。如果將音樂游戲加入到教學環節之中,教師將音樂理論知識以及歌曲練習通過游戲的形式展現出來,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在游戲中鍛煉學生的協調性。小學生有著好動、活潑的天性,小學階段也是學生身體成長的重要時期,教師在音樂課堂中加入肢體游戲,通過編排舞蹈增加學生的柔韌性以及靈活性。比如教師在進行四年級《竹竿舞》活動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竹竿,并教學生跳竹竿舞,從而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
借助音樂游戲可以為音樂樂理知識的學習增強生動性以及趣味性,在傳統音樂課堂中,教師對樂理的講述比較枯燥,很多學生對專有名詞難以理解,對學習樂理知識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將音樂游戲加入到音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并且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樂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解“F大調”時,很多學生難以理解F大調的相關知識,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先播放有關F大調演奏的視頻或者圖片等,讓學生對F大調現有大概的了解,然后講解相關的樂理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將F大調的演奏曲目編排成小段舞蹈,帶領學生學習,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提問或者比賽的形式活躍課堂氛圍,比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猜測是哪一首歌曲,然后通過比賽或者競爭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現代社會中,各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科技以及創新能力的競爭,小學生的思想活躍,在音樂教學中加入游戲環節能夠更好的開發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創作能力,從而為我國現代化強化的建設奠定基礎。小學生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創意,其想法也會千奇百怪,教師應該多為學生提供表達想法的機會,鼓勵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知識時自我探索,提出不同的意見,在學習中創新,在游戲中創造。因此,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編制出科學、合理的音樂游戲,要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作空間,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曲目編排舞蹈或者根據音樂節奏創作出新游戲等。其次,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小組創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特長,相互協作,共同學習。此外,教師還應該使用互評與自評的方式,評價學生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在觀看或者參加他人游戲的同時積極思考,其優勢與缺點都有哪些,并將自己小組的作品加以改進。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行總結,多鼓勵學生,對學生的努力給予肯定,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小學生才能在音樂課堂中發揮主動性,開發想象力與創造力,作新時代的接班人。
小學音樂教學中加入音樂游戲對小學生的音樂學習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快速融入教學環節中,極大的提升了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重視對音樂游戲的創作,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興趣愛好等編排具有生動性以及趣味性的音樂游戲;同時將比較復雜難懂的樂理知識轉變為具體的游戲或者比賽等,轉變枯燥的講述過程,樂理知識更加象形化。此外,教師還應該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根據音樂自己創作游戲或者活動,開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作能力。